眼下,河北省赤城縣的山里溫度很低。不過,走進三道川鄉小三道川村村民王登成家的豬圈,并不覺得冷。兩頭烏黑發亮的大肥豬懶洋洋地趴著呼呼大睡,它們的身下不是冰冷的地面,而是松軟的碎屑狀物質。
“我這個豬圈不臟、不臭,冬天還能自動發熱。”說著,王登成抄起身邊一把鐵锨進到豬圈里翻動起來,居然還冒出白花花的熱氣。
來自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牧醫系的郭秀山教授揭開了謎底。豬身下鋪著的碎屑狀物質,叫做“發酵床”,有80厘米厚,是由稻殼、鋸末等墊料以及微生物等組成的,豬把排泄物拉到發酵床上,經過豬的拱翻和人工掩埋,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下,排泄物被完全消納,無臭氣排放,同時還釋放出熱量,而廢棄的墊料經過加工后會變成有機肥,又返回到田地里。
2015年,郭秀山教授帶著北京市農委支農項目“發酵床養殖模式的示范與應用”來到這里,幫助小三道川村3家養殖戶將傳統豬圈改造為發酵床養殖的新型豬圈。對于地處生態涵養區的三道川來說,這樣一種零污染的生態養殖技術,除了讓豬圈更干凈,還有更大的價值。
三道川鄉鄉長楊春說,畜牧業一向是鄉里的主導產業。當地正在探索產業轉型,減少傳統養殖對環境的破壞。發酵床養殖項目目前雖然規模不大,但長遠看有意義,鄉里想在附近幾個村子推廣,發展成生態養黑毛豬產業。
但郭秀山教授坦言,這項技術要想推廣開,還面臨一些困難。比如,在生物發酵作用下,發酵床會產生熱量,夏天溫度略高,需要研究用非接觸式發酵床替代現在的技術。而相比于傳統養殖,發酵床技術需要更加精細的管理,有些村民習慣了傳統粗放養殖,還沒有感受到環境約束壓力,采納動力不足。
資金也是攔路虎。改造豬圈,每戶要投入3萬元~5萬元,對當地村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王登成說,如果有資金扶持,他們村醞釀搞一個生態養殖合作社,既不污染水源,又能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