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之前,先帶領養殖大戶朋友們來看2個生態循環農業活生生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種養結合玩轉生態循環農業
茂源廣發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延慶鎮廣積屯村全國設施蔬菜標準園內,有日光溫室12棟、大棚101棟,以育苗和蔬菜種植為主。
每到設施蔬菜成熟季,會有大批客商前來收購園區產品。因為商販的精挑細選,一些菜葉、菜幫被隨意摘下丟棄,園區內蔬菜廢棄物常常堆積如山,村里只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集中清理。沒有及時清理的蔬菜廢棄物,時間久了,會發出腐臭味,村民意見很大。
每到設施蔬菜成熟季,會有大批客商前來收購園區產品。因為商販的精挑細選,一些菜葉、菜幫被隨意摘下丟棄,園區內蔬菜廢棄物常常堆積如山,村里只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集中清理。沒有及時清理的蔬菜廢棄物,時間久了,會發出腐臭味,村民意見很大。
據測算,一個體積為300立方米沼氣池,年可產沼肥480噸至600噸,相當于1500千克硫酸銨、1200千克過磷酸鈣、450千克氯化鉀,豐富的營養可以保證農產品品質。同時,每年可減少電力消耗費用4000元,減少煤、碳等燃料消耗4000元,減少灌溉用水1000噸,減少肥料投入15萬元,年可為園區節省30萬元。每年還可消耗田間垃圾1000多噸,有效改善生態環境。
合作社負責人韓永茂表示,蔬菜“吃”上沼渣、沼液營養餐,爛菜葉變成了寶,喂出的黑豬膘肥體壯,園區照明取暖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循環經濟給合作社幫了大忙。
案例二、循環農業,每一個環節都賺錢
坤興生態農業是全國生態農業示范點,公司主要從事生豬養殖,年出欄生豬7000頭、還發展水稻,蔬菜、水果種植。通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每年除了節省50多萬元電費,還能依靠蔬果、蔬菜能賺近百萬元。
該公司除了發展生態養豬之外,還購買了沼氣發電罐體,把豬分別經過處理成為沼氣發電的原料。兩個沼氣罐一年發電量為6.5萬千瓦時,養殖場每年能節省十四五萬元電費,同時,沼氣用不完,公司就鋪設管道到鄰近村莊,并免費提供灶具,附近204戶農戶常年免費使用沼氣作為燃氣。
該公司沼液也全部利用起來了,把沼液做肥料,,沼液是很好的有機肥,且有殺蟲作用,據省農科院專家測算,用沼液做肥料,每畝兩茬糧食可節約80斤尿素,省下100多元農本,而且沼液對增加土壤的微量元素、提高有機質很有好處。該公司把用不完的沼液還免費送給當地菜農、果農。
雖然沼氣工程有投入,但運行四五年就可收回成本。
因此,循環農業對農業來說不僅僅賺錢,更是生態。生態就是國家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國務院近日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明確了“行動指南”,對畜禽養殖污染等具體問題做了相關部署。
《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樣性下降勢頭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該《規劃》中多處提及養殖業,強調要大力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劃定禁止建設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區域,加強分區分類管理,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途徑,整縣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養殖密集區推行糞污集中處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2017年底前,各地區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大力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標準化改造和建設。
其實,早在2014年禁養區政策出現以來,各地禁養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而2017年仍將是各地禁養區劃定及禁養區內養殖場關閉拆遷較為集中的一年,也是禁養區內養殖場拆遷的最后期限,受其影響,臨近12月份各地紛紛劃定禁養區,加快完成禁養計劃。
12月份,為了完成國務院大方針部署,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禁養政策。整體趨勢:全國禁養區劃定范圍持續擴大,劃定區域從最初的南方水網地區逐漸向內陸、西部、北部地區轉移,截至目前,西至陜西、北至遼寧,超過19個省已經劃定禁養區,南方水網地區的禁養區內豬場拆遷已經完成過半,而明年仍將是各地禁養區劃定及禁養區內養殖場關閉拆遷較為集中的一年,也是禁養區內養殖場拆遷的最后期限。
啥叫禁養?
所謂禁養,就是禁止養殖,是包含一切養殖項目的。所以說各種畜禽養殖場,當然也包括養雞場,只要在禁養區域之內,都免不了被拆除的命運。
之所以我們看到的關于養雞場被拆除的信息比較少,大體是因為養豬今年是好行情,豬場都在賺錢,拆遷的工作沒那么好開展,所以起的糾紛比較多,媒體報道的也就更多一些。
目前的政策是,凡是在禁養區的養殖場,在2017年之前必須拆除,而各地的決策者也都在制定新的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禁養區域。通常,像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城鎮居民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地方,都屬于是禁止養殖的區域,以后不準建,以前建的要拆除。
環保部釋疑:“禁養區”不等于“無畜禽區”
有些地區在劃定“禁養區”并進行清理整治的時候出現了對“禁養區”概念誤讀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劃定的“禁養區”實行“全面禁養”,即劃定區域內一頭豬或其他畜禽也不能養,現有養殖活動一律限期清理。這是對有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和表述的一種典型誤解,是中國式簡稱導致信息和概念傳導訛誤的一種具體表現。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禁養區”說法的來源。“禁養區”是相關法律和法規中所指的禁止建設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區域(即禁止建設達到省級人民政府設定養殖規模以上養殖場所的區域)的簡稱,而不是一頭豬、一只雞或其他畜禽都不讓養的區域。相關表述最早見于《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環保總局令第9號)(2001年)第7條“禁止在下列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之后《畜牧法》(2005年)中引用了這一概念,第40條規定“禁止在下列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條例》則引用了《畜牧法》的表述。
可以看出,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并未出現“禁養區”這三個字,所指區域也更不是一頭豬都不讓養的“無畜禽區”。
支招!
困難面前,留給我們的是機會。只要把握機會,致富與成功依然是存在。面對政府的禁養政策,我們要怎么辦呢?
1、跳出禁養區
這是最好的出路!各地政府都劃定了劃為畜禽“禁養區”,養殖戶一定不要跳過這個紅線。否則們就會被罰,更甚者直接導致拆遷。
2、提升標準化畜禽養殖場
在原有的基礎上,在養殖規模上、防疫、糞便處理、養殖日常管理上都要采用標準化的手段進行,并要達到一定要求。
3、提高規模養殖
禁養政策有規定,環保部規定禁養豬場包括:廣大中小型養殖戶,散養戶,一般指養殖規模在500頭以下的豬場,并且不能規范化養殖,改善養殖設備,增加規模量到500頭的豬場;超過500頭規模養殖環保不達標的豬場,都在禁養之列。
4、轉型
在國家相關禁養政策下達的同時,轉型是最好的出路。跳出單純的養殖,而是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國家農業部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近日下發通知,明年起集中力量推進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建設,科學合理地選擇生態農業循環模式,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2017-2020年建設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約300個。
最后,機會一直是大于挑戰!禁養不是限制我們搞養殖業,而是指導我們生態養殖、科學養殖。養殖戶需要改變的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變了,路子自然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