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16全國畜牧業發展高層論壇暨中國畜牧業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在“當前畜牧業主要形勢與任務”報告中,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當前養豬行業生產形勢進行了解讀。
一、豬肉占肉類比重創歷史最低,養殖結構發生變化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肉類產量預計能達到8480萬噸,比2015年減產140萬噸。2016年肉產量同比下降1.7%,2016年預計豬肉產量5183萬噸,同比下降3.9%,占肉類產量比重降到62.1%,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2014年是養豬業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5671萬噸的豬肉產量創下歷史最高水平,豬肉占肉類產品比重也達到近年來新高;但2015年以后,豬肉產量已經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且下降的數量達488萬噸,降幅高達8.6%。
二、環保禁養減少生豬存欄3600萬頭
數據顯示,2016年南方水網地區調減生豬1600萬頭;各地禁養區的劃定,生豬存欄減少8%,調減生豬3600萬頭。
我們先來南方水網地區調減生豬1600萬頭的由來。這是農業部去年發布的《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總共涉及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10個省份,包括133個縣市,這一政策的發布一年多來,因為區域調整優化以及直接減量的影響,已經累計減少生豬存欄1600萬頭。
2016年,全國超過20個省份都劃定了生豬禁養區,并啟動了豬場拆遷行動,這就直接減少了生豬存欄3600萬頭,尤其是浙江等禁養大省,由于禁養減少的生豬數量占到整個飼養量50%。這里需要指出的是,11月底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要求在2017年底前,各地區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這意味著因為禁養減少的生豬存欄數量還將大幅減少。
三、養豬、飼料企業擴張增加產能將超過億頭
馬有祥在報告里指出,南豬北移趨勢明顯,大企業紛紛在東北以及內蒙古建場,如果產能完全釋放,將新增出欄1億多頭。
這里面有兩個信息,第一個是我國未來養豬業的發展空間在西北和東北,這是在今年發布的《養豬業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的,將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列為潛力增長區,將陜西、甘肅、新疆等7省列為適度發展區。
另外一個信息則是大企業的擴張,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大型養豬集團、飼料企業都發布了未來養豬計劃,若這些目標最終實現,增加的產能將可以按照億頭計算,也將最終彌補禁養拆遷、散戶退出帶來的市場空缺。
4.環保風暴對我國畜牧養殖業影響非常深遠
各地劃定禁養區限養區的力度非常大,有的地方甚至提出打造無豬縣、無豬鄉的目標,老的養殖場不讓養,新的養殖場不讓建。養殖業富民不富縣,受環保問責的影響,地方政府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大大下降。
馬有祥認為,此輪豬周期價格維持高位已經20個月以上,母豬存欄依舊處于低位,而且還在下降,產能基本未恢復,跟以前不一樣的原因就是非市場因素的加入即行政禁養。以前生豬價格連續上漲半年,母豬和生豬存欄就會上漲,養殖戶盲目補欄,擴欄,造成新一輪豬價下跌。而現在來看,對于生豬養殖者來說,只要能養,再賺一年錢沒問題。
△2月15日,農業部公布2016年10月份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信息。11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0.6%,已經從5013萬頭持續下降至3684萬頭,下降幅度高達26.5%,連續的下降直創歷史新低。
五、畜產品進口對國內產業的沖擊不能小看
2016年豬肉進口第一次突破100萬噸,估計全年進口將達到150萬噸以上,占到我國豬肉產量的1/40,相當于中等省份2000多萬頭的生豬飼養量,正好彌補了2016年豬肉減產部分。
△今年前10個月,我國累計進出口豬肉143.3萬噸,比2015年同期增加1.2倍。
六、從國家政策看養豬業發展方向
馬有祥指出,未來政策將從支持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畜牧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畜牧業現代化建設等五個方面支持養豬業發展。
具體包括:一是推進減量提質。標準化規模養殖,減少養殖場戶;嚴格飼料企業監管,進一步減少企業數量;政策支持和監管都向標準化規?;瘓鰞A斜;二是推進綠色發展。主要是糞污的資源化利用、草原保護建設、相關法律修改等;三是推進糧改飼。實現種植業養殖業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