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中國畜牧業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6全國畜牧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大會上午選舉產生中國畜牧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大會選舉李希榮為中國畜牧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主席團主席,何新天為理事會及主席團秘書長,選舉常務理事107人,理事359人。高峰論壇特邀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和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供給側改革、畜牧業形勢和政策進行了權威解讀。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新常態—中國宏觀經濟解析
一、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集中表現在“四降一升”。
四降:
經濟增長速度下降(2014年7.7、2015年7.3、2016年預計6.7):下行壓力加大,面臨眾多困難和挑戰
企業利潤下降(工業利潤呈負增長)
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連續54個月負增長):投資下降
財政收入增幅下降:財政收支缺口過大
一升:
潛在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逐步上升,突出表現在樓市、股市,全國新增貸款的四分之三進入了房地產。
“四降一升”是我國目前所有問題的本源。
“四降一升”產生的原因:
有一定的周期性問題,而根本原因在于結構性。周期性的問題可以用“挺、熬”的辦法渡過,但是結構性問題必須直面困難,用“供給側改革”的辦法推進改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指出,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是當下乃至今后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的大邏輯。新常態是指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內在的主要矛盾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吃飽階段”、“吃好階段”進入“健康階段”。現在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不是數量問題,也不是速度問題,而是“健康問題”。
中國經濟由規模、粗放到質量、效益、集約必須進行轉型升級,經濟增速放緩是一種規律,因為經濟發展階段不一樣,速度就不一樣。目前,中國經濟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經濟增長回落與我國面臨的諸多深層次矛盾問題相關,例如中國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勞動力減少,勞動力成本急驟上漲,出口嚴重下降。以勞動年齡人口(16歲-59歲)為例,三年減少了1000萬的勞動力;而進出口貿易則面臨最大的下行壓力,目標增長6%,實際增長卻為—7%,其中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從2013年增速為22%,2014下降為0.2%,2015年 負增長。
我國經濟下降的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根本原因在于是勞動力價格上漲。過去依靠廉價勞動力,生產低成本產品的路已經到此為止,這部分產業已轉移至越南、菲律賓、柬埔寨等國家。此外,老齡化在加速發展,老齡化的國際標準,60歲以上的占人口比例10%,65歲以上的占人口比例7%。“十三五”規劃里面有一項關于人均壽命的內容,目前人均壽命為76歲,“十三五”目標要增加一歲。依照目前的人口結構,2050年,老齡化人口將達到三分之一。
目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高能耗、高污染不可持續,因此,我們要主動把經濟增速降下來。但是經濟增速下降的底,就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小康。2017-2019年的GDP平均增速不能低于6.5%。經濟工作總基調是:穩中求進,結構優化。
二、如何進行供給側改革:
1、化解深層矛盾,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2、結構優化。由傳統走到現代,工業由低端走到高端,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和第三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
目前,我國工業的核心問題是大而不強。第三產業的問題是比重低、層次低。我國第三產業占經濟比重,2015年為50.2%,2016年為52.8%。
農業方面,以農產品出口為例,中國:2015年出口額700億美元,2億2千萬農民,逆差400億美元;荷蘭:2015年出口額820億美元,22萬農民,順差400億美元。
因此,結構優化:主要是由傳統走到現代,工業由低端走到高端,農業走向機械化,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從金融流向實體。
3、動力轉化。過去經濟發展主要靠要素投入,新常態下經濟發展主要是完善各項制度改革,靠創新驅動經濟增長。創新是根本動力,同時是顛覆性、毀滅性的。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當前畜牧業形勢與任務
當前畜牧業主要形勢:農業部全面貫徹崇尚創新,健全現代農業支撐體系;注重協調,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質量;倡導綠色,引領現代農業永續發展;厚植開放,拓展現代農業發展空間;推進共享,促使農民分享更多成果的五大發展理念,保供給、保安全。2016年肉類總產量為8400萬噸,雖減產了1.7%,但畜牧業效益整體較好,農民雖增收困難,增長率6個多點,畜牧業占到一半。當前畜牧業形式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優”和“憂”。
第一個是“優”。
1、結構優化:
2016年,豬肉產量5200多萬噸,同比下降3.9%,占肉類產量62.1%,處歷史低位,從肉類結構上來講是好現象。
禽肉占比逐漸提高至22.5%,禽肉增產83萬噸,整體上符合趨勢。
畜牧業向著節水、節糧、節地發展,這是畜牧業結構的優化。
2、區域優化:
南方水網地區減少,從產業布局來看,生豬養殖由南向北轉移非常明顯。
3、生態環境逐漸改善:
飼養環境改善,從業者提高了治理水平,草原產草量比較好。
4、質量安全優:
是歷史上最好時期,抽檢合格率都很高,達到國際發達國家水平。
5、經營主體變優:
肉蛋奶規模占56%,奶業52%,飼料30多家企業占到行業產量一半。
第二個是“憂”。
1、環保風暴對我國畜牧養殖業的影響非常大,非常深遠。
尤其地方政府受環保問責制的影響,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大大下降。
行政禁養。各地都在劃定禁養區,限養區。養殖業富民不富縣,污染還要問責,有些地方關停了80%以上的養殖場。
2、畜產品進口對國內產業的沖擊不能小看。
明年或以后畜牧業的工作方向:
1、針對我們現有的問題,要轉變“三觀”,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觀”:
一是把畜禽污染當做資源看;
二是生產發展觀從重養殖輕環保到養殖、環保并重的發展觀;
三是從重堵輕疏,到疏通結合,找發展。
2、提高“三率”,增強競爭力。
“三率”:勞動生產率,資源轉化率,畜禽生產率。
3、融合“三產”,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益。產業鏈要延伸。
今后財政對農業和畜牧業支持的重點,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包含以下五個方面:
1、推進減量提質。標準化規模養殖,減少養殖場戶;嚴格飼料企業監管,進一步減少企業數量;減少奶站數量;政策支持和監管都向標準化規模化廠傾斜。
2、綠色發展。主要是糞污的資源化利用、草原保護建設、相關法律修改等。
3、推進糧改飼。實現種植業養殖業雙贏。
4、推進奶業振興。
5、精準管理。從制度上解決各種數據相互打架,與實際不相符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