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發表聯合報告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食品系統可能是抗菌素耐藥性(AMR)擴散的主要通道,因此有必要加大對農場抗生素使用方式的監測力度。報告稱,雖然對抗菌素耐藥性的認識仍然存在諸多差距,但由于有關食品系統抗菌素耐藥性問題的證據日益增多,人們有必要立即采取行動。
這份在“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所發表的報告旨在提高對抗生素耐藥性的認識。報告概述了食品、特別是畜牧部門抗菌素耐藥性問題的嚴重程度。據測算,畜牧部門預計將占未來抗菌素用量增長的三分之二。
報告指出,美國蜜蜂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發現的腸道細菌,這反映了自1950年代以來給蜂群飼喂四環素的情況。波羅的海的養魚場中的抗菌素耐藥性基因少于中國的水產養殖系統,而這些養殖系統現已成為喹諾酮的編碼耐藥基因的來源。喹諾酮是一種重要的人類藥物,它的使用應對四環素等老一代抗菌素的耐藥性日益增加而擴大。
報告表示,最近在幾個國家檢測到粘菌素耐藥性,而該抗生素此前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抗感染藥物的最后一道防線,這也著重說明了認真檢查牲畜生產方式的必要性,因為在過去幾十年里該藥物已被用于豬、禽、羊、牛和養殖魚類。
報告指出,作為世界上主要動物蛋白質來源的家禽是抗菌素耐藥性向人類傳播的重要食品類載體,其次是豬肉。坦桑尼亞和巴基斯坦的案例也表明,使用農場廢料和禽類糞便作為魚飼料的綜合水產養殖系統同樣造成抗菌素耐藥性風險。鑒于目前缺乏對抗菌素耐藥性傳播途徑的了解,減少它全球傳播的辦法是控制其在各種環境中的出現,并盡可能減少抗菌素耐藥性通過最重要途徑傳播的機會。
報告還建議,應當逐步淘汰僅通過使用抗菌劑來促進動物生長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應是那些能夠增強動物健康的方法,包括更有力的疫苗接種計劃。報告敦促以處理其它有害物質的同樣方式來追蹤環境中、特別是水源中的抗菌素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