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養殖大戶老劉又病死了很多只雞。他沒有選擇挖坑深埋或者焚燒,而是坐等販子上門低價收購,以“減少損失”。
分子生物學博士郭凱長期在國內調研畜禽廢棄物——畜禽糞便、病死畜禽和屠宰廢棄物的處理情況,對上述情景早已“見怪不怪”。這位山東省科學院生物所致力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研究的科研人士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病死畜禽攜帶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即使撒石灰深埋,也可能污染水體和土壤;而焚燒設備投資大,耗能大,對養殖戶來說,“無產出的投入毫無意義”。
兩年來,他的團隊正在做一件事,將畜禽廢棄物變成高科技的“功能性微生物氨基酸肥”,不僅讓農戶少投入,更有大產出。這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病死畜禽處理的“江湖水深”
一名67歲男性在自家處理病死雞后出現高熱發燒,自行服用消炎、退熱藥物無效后,前往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就診后病情惡化,后治療無效死亡。這是四個月前發生在遼寧省沈陽市的真實案例。與病死雞威脅同樣存在的,是近兩年病死豬流向老百姓餐桌事件的一次次被曝光。
傳染病致死家禽和淘汰的病畜禽都是疾病傳染的主要病源,病死畜禽處理難題正成為當下老百姓的關注點。
郭凱提供了一組數據:養殖大省山東畜禽飼養總量達26億頭,按照畜禽死亡率5%計算,會產生近1.3億頭的病死畜禽。雖然按照政策規定必須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出售,但還是有部分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鋌而走險。
“病死畜禽攜帶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處理不及時將會造成規模養殖企業中動物疾病的集體暴發;病死畜禽被不法分子加工、販賣,被人食用后,會導致人感染人畜共患病或發生食物中毒等事件;病死畜禽處理后的產品如果監管不到位,被黑心商人加入到動物飼料中,會導致大規模畜禽腹瀉和疾病傳播。”
畜禽廢棄物污染誰來管?郭凱說,科技可以把污染“管起來”。
病死畜禽變身生物肥料
郭凱介紹:“一頭100公斤的豬,除了70公斤水以外,剩下的30公斤都是好東西,其中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和礦物質。此外,糞便和屠宰廢棄物也‘全身是寶’。我們正在努力的,就是把這些生物資源變成高附加值的氨基酸肥料。”
將病死畜禽加入硫酸,經過10小時“酸解”之后,就變成了氨基酸肥。郭凱團隊做的這項研究,不僅可以消滅病原,還可以保留絕大部分的氨基酸。如果再加入某些微量元素,氨基酸肥就變成了“功能性氨基酸肥”。再往下推進,郭凱和同事們又將微生物加入其中進行復配,“功能性微生物氨基酸肥”便新鮮面世。
“每100公斤新鮮廢棄畜禽能生產出12公斤~15公斤的氨基酸、12公斤~15公斤的脂肪以及3公斤左右的礦物質,處理過程沒有廢水、廢物排出,實現了零污染處理。”利用兩年時間,郭凱團隊便將這一鏈條打造了出來。
推廣好技術還需好政策配套
近幾個月,不斷有企業登門拜訪,希望與郭凱團隊建立合作關系,“先技術轉讓,再根據市場需要,跟進研發下一步。”
新技術一面世便引來市場主體的青睞并不能讓郭凱放松下來。在他看來,杜絕非法加工,為病死畜禽找到產生效益的出口,還需要政策給力。
據了解,為治理病死畜禽亂象,山東省正規劃建立91個病死畜禽專業無害化處理廠建設項目,比如在招遠市、壽光市等10個縣區建設高溫發酵法無害化處理廠;在東營區、墾利縣建設碳化法無害化處理廠;在另外79個縣(市、區)建設高溫高壓化制法無害化處理廠。
但這并不是“治本之策”。“你只需要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建立哪種利益機制讓老百姓把病死家禽交給你而不是偷偷土法埋掉或者賣掉?”郭凱反問。
他認為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做到“遍地開花”的動物無害化收集處理體系與定點收集、集中處理運行新機制;二是做好規模養殖場與散養農戶在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上的政府補助,做好監管;三是推進畜禽養殖保險、完善病死畜禽保險理賠;四是嚴厲打擊收購、販運、加工病死動物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