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業,是推進我區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實現農業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自治區農業廳和水產畜牧獸醫局聯合制定印發了《2016年廣西推進稻田綜合種養業發展實施方案》,大力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工作,2016年全區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100萬畝以上,稻田養殖水產品產量達10萬噸以上,產值50億元以上,經濟總產值100億元以上,帶動一批貧困縣(市、區)貧困農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
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通過部門預算項目安排近4000萬元的項目資金,支持全區50個縣區建設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以點帶面,加快推動全區稻田綜合種養產業的全面發展。三江縣自古就有稻田養魚的傳統,在稻田養魚方面具有良好基礎和條件,是我區50個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縣,也是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定點扶貧縣。為了創建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及做好精準扶貧工作,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領導多次帶領機關處室領導干部、產業扶貧專家組專家和第一書記們深入到三江縣的扶貧點開展實地調研,指導和幫助三江縣開展種稻養魚工作。依托農業和水產養殖專家的技術指導,三江縣縣委、政府整合各級財政資金3000多萬元,同時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對傳統的稻田養魚模式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大力推廣種稻養魚的“三增(增水、增種、增餌)技術”,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減少勞動力、減少成本投入,收到“稻谷增產魚增收,農業增效助脫貧”的明顯效果。目前,三江縣稻田養魚已在全縣15個鄉(鎮)全面鋪開,稻田養魚面積已達66000多畝,占全縣水田總面積12萬畝的55%,其中通過田基硬化實行“坑溝式”“稻+魚”模式的有36200多畝,實行“魚+稻+再生稻+魚”模式的有10085畝。預計2016年魚產量平均55公斤/畝,以40元/公斤計,扣除魚苗成本130元/畝,餌料成本100元/畝,純收1970元/畝;再生稻預計產量250公斤/畝,以5.6元/公斤計,再生稻增收1400元/畝,兩項合計增收3370元/畝,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十分明顯。
為了推廣三江縣稻田綜合種養經驗,樹立學習示范樣本,加快扶貧攻堅步伐,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將三江縣的稻田綜合種養方法歸納概括為“三江模式”,就是在三江縣傳統的“一季稻+稻田魚”(一年僅種一季稻谷和收獲一次稻田魚)模式基礎上創新發展起來的“再生稻+稻田魚”模式。同時,提煉出了“三江模式”的技術要點及流程:稻田改造→水稻種植→魚苗放養→管養→收獲和補苗。10月18日,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在三江縣舉辦全區稻田綜合種養培訓班,全面推廣三江稻田綜合種養經驗做法。來自全區13個市、47個縣(區)水產畜牧獸醫局(農委)的分管領導、從事稻田養殖的企業代表、三江縣15個鄉鎮的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以及三江縣水產畜牧獸醫局系統人員、三江縣布代村扶貧點的村兩委及貧困戶代表共209人參加此次培訓班。培訓班采用現場實地參觀和講解、課堂經驗交流及專家授課等教學形式,使參訓學員真切感受到了三江縣稻田綜合種養所取得的顯著成效,見識了稻田綜合種養的“三江模式”及掌握了其技術要領,學員一致認為收獲很大,并表示要認真學習借鑒三江經驗因地制宜地開展稻田綜合種養,實現稻魚雙豐收,引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下一步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將組織有關專家,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提煉提升稻田綜合種養新技術新模式,組織編制相關的技術規程并印發全區推廣學習;聘請有關專家、院士到我區開展稻田綜合種養新技術新模式研發工作;進一步加強水產良種體系建設,加大對其他適宜稻田養殖的品種的研發和應用;把發展產業與扶貧脫貧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對稻田綜合種養業發展項目資金的支持力度,并覆蓋到全區54個貧困縣(市、區),支持每個貧困縣(市、區)以“企業+貧困戶”或“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建設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使更多的貧困戶分享到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業帶來的成果,充分顯現稻田綜合種養業在產業扶貧脫貧中的主導地位。
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辦公室 黃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