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由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型以敗血性變化為主,實質器官出血、壞死和梗死,慢性型則呈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變化。豬瘟是危害養豬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在《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中,豬瘟也被列為優先防控的重大動物疫病之一。我國的豬瘟疫苗毒株C株是世界公認安全有效的疫苗毒株,國外很多國家利用我國的豬瘟疫苗株實現了豬瘟凈化。但在我國,很多規模化豬場都存在豬瘟抗體免疫合格率不高,甚至豬瘟疫苗免疫失敗的現象。本文綜述了目前我國豬瘟的流行情況,以期為現階段的豬瘟防控提供參考。
我國豬瘟的流行情況
流行時間長,范圍廣,主要呈散發性流行
豬瘟在我國已流行80多年,1956年我國提出消滅豬瘟的計劃,但至今60年過去了,豬瘟仍在我國有流行,消滅豬瘟仍需時日。據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豬瘟參考實驗室對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豬瘟野毒的平均帶毒率為11.58%,帶毒范圍為3%~30%,最高可達33%以上,豬瘟在我國的流行范圍仍然十分廣泛。呂宗吉等從1998年開始在我國16個省市自治區的48個發病豬場(疫點)收集的病料中均檢測出CSFV,說明全國范圍內均有CSF的流行。據姚文生等報道,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等單位從全國31個省市區收集的豬瘟可疑病料中均分離到CSFV,經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的文章進行統計分析,發現2005~2009年共報道豬瘟323例,涉及除西藏、海南以外的29個省市區,說明豬瘟在我國廣泛存在。欒培賢等根據我國農業部《獸醫公報》中發布的豬瘟疫情數據,匯總出2001年至2010年10年間我國31個省市區豬瘟共發生了6052次,并根據豬瘟的發病月次和發病次數的地理分布,將我國的豬瘟疫區主要分為3類:豬瘟無疫區、豬瘟疫情穩定區和豬瘟重災區。北方5個省份為豬瘟無疫區,中東部和西部為豬瘟疫情穩定區(在2009~2010年期間幾乎無豬瘟發生),南部沿海省份為主要的豬瘟重災區。2007年以后我國實行豬瘟的強制免疫,該病在我國大規模的爆發流行得以控制,散發流行已經成為豬瘟的主要流行形式。據農業部發布的《獸醫公報》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發生豬瘟475次,2011年發生268次,2012年發生115次,2013和2014年為28次,2015年前2個月僅有2次。這一結果顯示,近幾年我國豬瘟疫情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
流行毒株基因型以基因II群為主
國際上將CSFV分為3個基因群(I群、II群、III群),10個基因亞群(1.1、1.2、1.3、2.1、2.2、2.3、3.1、3.2、3.3、3.4)。2000年,我國豬瘟病毒毒株在世界豬瘟病毒大譜系中的位置確定工作由涂長春等首次完成,共對我國具有地域代表性的110株豬瘟病毒基因進行了分群工作。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等單位調查了32個省市自治區,覆蓋我國98%的國土面積,對554株CSFV流行毒株進行檢測,分析結果表明我國流行的豬瘟病毒以基因II群為主(2.1、2.2、2.3),占73.82%,其次是基因I群(1.1),占26.18%,不同流行毒株之間的核苷酸同源性為79.1%~100%,氨基酸的同源性為80.3%~100%[6]。基因III群未在我國檢測到。
流行特征發生變化
由于目前我國豬場普遍免疫豬瘟疫苗,使得豬瘟的流行特征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非典型豬瘟、溫和型豬瘟、繁殖障礙型豬瘟多見,臨床上典型的豬瘟并不多見,解剖后典型的病理變化也較為少見且不完整,確診需要依賴實驗室診斷;發病幼齡化,李文華等[7]調查發現,目前我國79%的豬瘟發病豬群在90日齡以下,特別是2~10日齡哺乳仔豬和斷奶至60日齡的保育豬發病最多見,發病豬潛伏期和病程延長,臨床癥狀顯著減輕,全國范圍內的整體發病率不高,但發病場哺乳仔豬和保育豬死亡率較高;成年豬(育肥豬、種豬)較少發病,癥狀不明顯,但CSFV的持續感染現象較為嚴重;大面積流行速度緩慢,但場內呈周期性或階段性反復發生,特別是在母豬產仔高峰階段;據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報道,自2011年以后,我國的豬瘟流行毒株基因型只檢測到基因II群,未檢測到基因I群。朱妍通過分析152株豬瘟流行毒株發現,同一基因型流行毒株之間存在抗原差異,抗原差異主要反應在豬瘟病毒Erns蛋白上,部分流行毒株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細微的抗原漂移。
“帶毒母豬綜合征”現象增多,部分豬場存在帶毒公豬
“帶毒母豬綜合征”是指妊娠母豬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CSFV后引起的潛伏感染,帶毒母豬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但CSFV能通過胎盤屏障垂直傳播給胎兒,導致母豬發生流產、早產、產死胎及木乃伊胎或產弱仔,弱仔在出生后相繼發病死亡或成為耐過豬,這種情況被稱為“帶毒母豬綜合征(carrier sow syndrome)” 。帶毒母豬既可以發生垂直傳播,其垂直傳播率可達45%~100%;也可以發生水平傳播,這些母豬體況良好,但攜帶病毒,持續或間斷性地向外排毒,有的帶毒母豬卵巢發生器質性病變,導致屢配不孕等繁殖障礙。若帶毒母豬所產仔豬作為后備種豬將造成整個豬群持續、循環感染。丘惠深于2004年對我國13個省、市29個大、中型豬場的所有21014頭種豬(其中絕大多數為種母豬)逐頭采扁桃體,利用豬瘟熒光抗體技術檢測抗原,結果有2336頭(11.12%)為抗原陽性(帶毒豬),這29個豬場中全部存在母豬帶毒,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最高的陽性比例可達30.70%,最低為4.40%。徐凱等于2008~2009年對四川省13個規模化豬場隨機采集母豬、公豬及仔豬共862份扁桃體樣品,檢測結果顯示抗原陽性率從1.78%~14.5%不等,平均為6.62%;這13個豬場均檢出豬瘟病毒,檢出率為100%。2009 年,葉丙鑫用RT-PCR的方法對山東地區部分集約化養殖場的豬瘟感染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仔豬、生長豬和母豬的陽性率分別為9.2%、13.2% 和9.4%。
不僅帶毒母豬可以水平或垂直傳播CSFV,孫泉云等研究發現帶毒公豬也可通過交配或精液垂直傳播給仔豬,造成仔豬的先天性感染。Choi等證明了精液可作為CSFV的重要傳播媒介。De Smit等發現通過對母豬的人工授精,CSFV可經由精液垂直感染給仔豬。張志等對部分豬場的種公豬精液進行了豬瘟病毒檢測,發現未發病豬場的種公豬精液中豬瘟病毒的感染率為4%,而發病豬場的感染率高達30%。常洪濤等應用RT-PCR方法對河南省10個中小型豬場的58份種公豬精液進行了豬瘟野毒感染情況的調查,結果7個豬場的豬瘟野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豬場陽性率為70%;10份精液的豬瘟野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樣品陽性率為17.24%。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帶毒公豬也是造成豬瘟持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需引起養豬生產者的足夠重視。
豬瘟免疫失敗的現象增多
我國對豬瘟實行強制免疫,規模化豬場一般都按照國家推薦的免疫程序實施,那么免疫效果如何呢?何啟蓋等應用正向間接血凝試驗檢測來自6個省市的44個規模化豬場共754份血清的豬瘟抗體,血清抗體≤清:8時視為低于臨界保護線,血清抗體≥視:16時視為免疫合格,結果表明,母豬、仔豬和育肥豬免疫合格率分別只有67%、22%和38%,豬群總體免疫合格率只有55.72%,這表明豬瘟疫苗免疫失敗的現象確實存在,且情況較為嚴重。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于2010~2014年先后開展了多次豬瘟流行病學調查,對全國149個豬場的9534份血清樣品開展了豬瘟抗體的主動監測,監測結果顯示,種豬群豬瘟抗體合格率為67.43%,哺乳仔豬抗體合格率為42.36%,保育豬為41.57%,育肥豬為59.24%。歐瑩于2012~2013年對廣西豬瘟的流行情況進行了調查,2012年檢測豬血清1443份,豬瘟抗體合格率為57.7%;2013年檢測豬血清2353份,豬瘟抗體合格率為57.8%;兩年總體合格率為57.7%,合格率偏低。黨安坤等于2011年對山東242個場點的11241份免疫血清樣品進行了豬瘟抗體監測,免疫抗體總體合格率為56.75%,其中16個規模化豬場抗體陽性率在43.28%~87.75%,免疫水平參差不齊。以上結果均顯示我國豬群的豬瘟抗體合格率低,豬瘟免疫失敗的現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