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畜牧新聞 » 正文

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0-12  來源:中國獸藥114網  作者:晨曦  瀏覽次數:5012
核心提示:發展草食畜牧業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方面,對于加快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糧經飼兼顧、農牧業結合、生態循環發展的種養業體系,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為加快草食畜牧業發展,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農業部關于促進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編制本規劃。一、 發展形勢(一)主要成就草食畜產品是我國城鄉居民重要的“菜籃子”產品,牛羊肉更是部分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必需品。近年來,在市場拉動和政策引導下,草食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生產方式加快轉

發展草食畜牧業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方面,對于加快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糧經飼兼顧、農牧業結合、生態循環發展的種養業體系,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為加快草食畜牧業發展,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農業部關于促進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編制本規劃。

一、 發展形勢

(一)主要成就

草食畜產品是我國城鄉居民重要的“菜籃子”產品,牛羊肉更是部分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必需品。近年來,在市場拉動和政策引導下,草食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生產方式加快轉變,產業發展勢頭整體向好。

一是產品產量持續增長。2015年,全國奶類、牛肉、羊肉、兔肉、鵝肉、羊毛和羊絨產量分別為3870 萬噸、700 萬噸、441萬噸84萬噸、140萬噸、48萬噸和1.92萬噸,分別比2010年增加3.3%、7.2%、10.5%、22.2%、10.0%、12.6%和3.9%,草食畜產品市場供應能力逐步增強。草食畜產品提供的優質動物蛋白總量比 2010年增加6.6個百分點,改善了居民膳食營養結構。

二是標準化規模養殖穩步推進。 2015年奶牛存欄 100頭以上、肉牛出欄50頭以上、肉羊出欄100 只以上的規模養殖比重達45.2%、27.5%、36.5%,分別比2010年提高17.2、4.3、13.6 個百分點。國家級草食畜禽標準化示范場數量達到1063家,占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創建總數的27.1%,對推進草食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三是生產技術水平明顯提高。 2015(年全國泌乳牛平均單產達6噸,肉牛和肉羊平均胴體重分別達,140公斤、15公斤,比2010年分別提高了15.4%、0.6%和 1.7% 。 “十二五”期間,夏南牛、云嶺牛、高山美利奴羊、察哈爾羊、康大肉兔等系列新品種相繼培育成功,全混合日糧飼喂、機械化自動化養殖、苜蓿高產節水節肥生產和優質牧草青貯等技術加快普及,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和布病、結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 我國草食畜牧業基本形成了集育種、繁育、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產業鏈條逐延伸完善。截至2015年,以草食畜牧業為主營業務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05家,占畜牧業龍頭企業比重為18% 。“龍頭企業+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牧)場”等產業化經營模式穩步發展,草畜聯營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不斷涌現。

五是飼草料產業體系初步建立。 全國牧草種植面積穩定增加,糧改飼試點步伐加快,優質高產苜蓿示范基地建設成效顯著,飼草料收儲加工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迅速,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逐步建立。2015年,全國種草保留面積,3.3億畝,比,2010年增加3.4%,干草年產1.7億噸;優質苜蓿種植面積300萬畝,比2010年增加5倍,產量,180萬噸;草產品加工企業達532 家,,2010年新增324家,商品草產量770萬噸;秸稈飼料化利用量達2.2 億噸,占秸稈資源總量的24.7%。

(二)發展環境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消費需求呈現個性化和多樣化趨勢,創新驅動成為發展新引擎,綠色生產成為主導方向。這些新變化、新趨勢對草食畜牧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草食畜牧業正處于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發展的新階段,產業發展環境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

一是產品消費市場需求較旺,但供給側結構亟待優化。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草食畜產品市場逐步擴大,消費量顯著增加,逐步由少數民族消費為主轉向全民性消費、由區域性消費轉向全國性消費、由季節性消費轉向常年性消費、由傳統單一消費方式轉向多渠道多元化消費。“十二五”期間,牛羊肉和牛奶消費量年均分別遞增1.3 和 2.9 個百分點,未來消費需求仍呈增長態勢。 但從供給側看,草食畜產品有效供給不足,供需存在一定缺口;對國產奶類產品消費信心不足,制約了國內奶牛養殖業發展;產品結構不盡合理,高品質牛羊肉比重不高,同質化嚴重,不能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

二是發展空間潛力較大,但環境約束日益趨緊。我國天然草原、人工種草和農作物秸稈等飼草料資源豐富,據測算,目前可利用資源至少可滿足5000萬噸牛奶、800萬噸牛肉和500萬噸羊肉的生產需求,為草食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草原生態加快恢復,種植業結構優化調整和糧改飼試點繼續擴大,飼草年產量將會進一步提高,草食畜牧業發展的飼草料基礎日益夯實。但草食畜禽養殖方式仍然落后,區域布局不合理,種養結合不緊密,糞便綜合利用率不足一半,局部地區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環境保護壓力較大。

三是產業整體素質不斷提升,但競爭力依然不強。近年來,隨著我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主要畜產品出口國自貿協定的簽署

和落實,國外低成本,高品質的乳制品和牛羊肉進口量逐年加大,刺激我國牛羊等草食畜禽產業素質加快提升,眾多小規模養殖戶加快退出,規模養殖企業兼并重組勢頭強勁,標準化規模養殖程度穩步提高。尤其是奶牛養殖業發展進入歷史最好時期,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程度均達到世界前列,奶業D20聯盟企業引領奶業行業加快轉型發展。 但在養殖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上,我國草食畜牧業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泌乳牛年單產水平要低2-3噸,肉牛和肉羊屠宰胴體重分別低約100公斤和10公斤,牛奶、牛肉、羊肉生產成本均高于國際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嚴重影響了我國草食畜產品的競爭力。

四是產業扶持措施持續發力,但政策綜合配套性仍需進一步強化。國家相繼出臺了牛羊良種補貼、基礎母牛擴群增量補貼、南方現代草食畜牧業發展、牛羊大縣獎勵、奶牛政策性保險等扶持政策,持續加大牛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良種工程、秸稈養畜等工程項目投資力度,推動了草食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發展草牧業,支持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料種植,開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優化畜禽養殖結構,發展草食畜牧業”,為“十三五”草食畜牧業發展夯實了政策基礎。 但從全局看,現有扶持政策在系統性、針對性、協調性方面尚顯不夠,特別是金融保險、進出口調控等政策亟需強化。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快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以奶牛、肉牛、肉羊為重點,兼顧其他特色草食畜種,堅持種養結合和草畜配套,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草食畜禽種業與牧草種業創新發展,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強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撐,推動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草食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全面建設現代草食畜牧業。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布局,分區施策。統籌考慮資源、環境、市場等因素,科學規劃各區域產業空間布局、主導品種和發展重點,因地制宜探索適應不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分區分類施策,切實提高草食畜牧業發展水平。

---堅持農牧結合,循環發展。合理引導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的產業結構。突出以養帶種,推進種養結合、草畜配套,形成植物生產、動物轉化、微生物還原的生態循環系統。

---堅持機制創新,融合發展。推進草食畜牧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同步建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合作互助、風險共擔、利益共贏的長效發展機制。鼓勵引入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用現代理念引領產業發展,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草食畜牧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堅持國內挖潛,進口調劑。加快草食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提效率,提升國內草食畜牧業生產能力和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確保草食畜產品市場有效供給。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調劑國內余缺,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主要草食畜產品產能和質量水平穩定增長,市場供應基本保障;生產技術水平穩步提高,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推進,生產效率、非糧飼料資源利用率和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初步構建現代草食畜牧業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

三、區域布局

(一)總體布局

按照“依托產業基礎、立足發展趨勢、統籌資源環境、銜接相關規劃”的布局原則,“十三五”草食畜牧業總體布局的基本思路是:優化發展傳統農區和農牧交錯區,適度發展北方牧區,保護發展青藏高原牧區,積極發展南方草山草坡地區。

傳統農區農作物資源豐富,種養業結合發展基礎好。 要按照“以畜定草”的原則,優化調整農業結構,逐步建立糧經飼三元種植業結構,大力推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發展模式。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著力提升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和信息化水平。重點推廣標準化養殖綜合配套、優質飼草種植與加工、青貯飼料生產、糟渣類飼料貯藏利用、全混合日糧飼喂、精細化分群飼養、規模化集中育肥、廢棄物綜合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模式。

農牧交錯區飼草料資源豐富,又具備一定放牧條件。 要推進糧草兼顧型農業結構調整,挖掘飼草料生產潛力,積極探索“牧繁農育”和“戶繁企育”的養殖模式,發揮各經營主體在人力、資本、飼草等方面的優勢,實現牧區與農區協調發展,種植戶、養殖戶與企業多方共贏,重點推廣天然草原改良、人工草地建植、優質飼草青貯、全混合日糧飼喂、精細化分群飼養、標準化養殖等技術模式。

北方牧區草場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 要圍繞“提質、增效、綠色、可持續”的基本方針,引導牧民流轉整合草場、牲畜等生產要素,發展家庭農(牧)場,采用“輪牧+補飼”的養殖模式,走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產業化發展道路、重點推廣天然草原補播、粗飼料加工利用、牧區飼草青貯、劃區輪牧、標準化養殖、幼畜早期培育等技術模式。

青藏高原牧區地理位置特殊,生態保護任務艱巨。要以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科學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為基礎,走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道路,通過培育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等多種經營主體,突出棚圈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配置草場、飼草料地、牲畜等基本生產要素,適度發展高原生態特色畜牧業,重點推廣牛羊本品種選育、精料補飼、犢牛全哺乳、藏羊和牦牛育肥、青貯飼料和優質牧草種植等技術模式。

南方草山草坡地區天然草地和農閑田開發潛力大,可利用青綠飼草資源豐富。 要大力推廣糧經飼三元結構種植和標準化規模養殖,推行“公司+合作社”、“公司+家庭農(牧)場”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因地制宜發展地方優質山羊、肉牛、水牛和兔等產業。要重點推廣天然草山草坡改良、混播牧草地建植、高效人工種草、閑田種草和草田輪作、南方飼草青貯、南方地區舍飼育肥等技術模式。

(二)產業布局

1.奶牛。 鞏固發展東北及內蒙古和華北產區,穩步提高西部產區,積極開辟南方產區,穩定大城市周邊產區。重點推進品種改良和生產性能測定,提升荷斯坦牛單產水平,因地制宜發展乳肉兼用牛;強化規模養殖場疫病凈化;加快發展全株青貯玉米及優質苜蓿高效生產,推進種養結合與農牧循環;引導奶業企業與奶農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乳品企業投資奶源基地建設,加快奶業一體化發展。

2.肉牛。鞏固發展中原產區,穩步提高東北產區,優化發展西部產區,積極發展南方產區。加快推進肉牛品種改良,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產品品質和養殖效益,充分開發利用草原地區、丘陵山區和南方草山草坡資源,穩步提高基礎母牛存欄量,著力保障肉牛基礎生產能力,做大做強肉牛屠宰加工龍頭企業,提升肉品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實現產加銷對接,提高牛肉供應保障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

3.肉羊。鞏固發展中原產區和中東部農牧交錯區,優化發展西部產區,積極發展南方產區,保護發展北方牧區。積極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不斷提升肉羊養殖良種化水平,提升肉羊個體生產能力,大力發展舍飼半舍飼養殖方式,加強棚圈等飼養設施建設,做大做強肉羊屠宰加工龍頭企業,提升肉品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實現產加銷對接,提高羊肉供應保障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

4.特色畜禽。堅持市場導向,因地制宜發展兔、鵝、絨毛用羊、馬、驢等特色草食畜產品,滿足肉用、毛用、藥用、騎乘等多用途特色需求,積極推進優勢區域產業發展,支持貧困片區依托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脫困。

5.飼草料產業。飼草料產業堅持“以養定種”的原則,以全株青貯玉米、優質苜蓿、羊草等為重點,因地制宜推進優質飼草料生產,加快發展商品草。按照優質苜蓿產業帶、東北羊草產區、南方飼草產區、“鐮刀彎”和黃淮海產區、天然草原牧區等區域,分區施策,優化產業布局科學發展。

四、重點任務

(一)扎實推進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深入實施遺傳改良計劃,大力支持奶牛、肉牛、肉羊以及其他特色草食畜禽國家核心育種場建設,完善生產性能測定配套設施設備配置,規范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工作,督促育種企業提高場內測定的質量,提高國產優秀種公畜數量和質量;加強種畜禽遺傳評估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遺傳評估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加快主要草食畜禽育種進程,奶牛要加大全基因組選擇和優質胚胎引進推廣力度,建設全國奶牛育種大數據平臺和遺傳評估中心,強化育種監督管理服務;肉牛要選擇群體規模大、育種基礎好的現有雜交群體開展雜交育種,培育一批專門化肉牛新品種,提高育成品種和引進品種的生產性能;肉羊要開展地方品種選育,提高肉用生產性能和種群供種能力,培育繁殖性能高、生長發育快的專門化肉羊新品種。加快推進聯合育種,支持和鼓勵以企業為主導,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等成立不同的草食畜禽聯合育種組織,支持建設區域性聯合育種站&搭建遺傳交流的平臺。

(二)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

擴大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實施范圍,支持適度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推動牛羊由散養向適度規模養殖轉變。加大對適度規模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大力推廣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促進小區向牧場轉變。加快糞便收集環節工藝研究與設備研發,提高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利用基礎設施設備配備率,鼓勵企業完善糞便污水綜合處理利用技術,發展差異化生態工程處理模式。以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為主攻方向,推進牛羊標準化屠宰,優化牛羊肉產品結構,加快推進肉品分類分級,擴大冷鮮肉和分割肉市場份額。鼓勵和支持企業收購、自建養殖場,延伸產業鏈,帶動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牧)場等經營主體,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家庭農(牧)場”的經營模式,為農牧民提供貸款擔保和資助農牧民參加養殖保險,完善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三)著力夯實飼草料生產基礎

推進草種保育擴繁推廣一體化發展,加強野生牧草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培育適應性強的優良牧草新品種,組織開展牧草新品種區域試驗,完善牧草新品種評價測試體系。加強牧草種子繁育基地建設,不斷提升牧草良種覆蓋率和自育草種市場占有率。推進人工飼草料種植,支持青貯玉米、苜蓿、燕麥、黑麥草、甜高粱等優質飼草料種植,推廣農閑田種草和草田輪作,推進研制適應不同區域特點和不同生產規模的飼草生產加工機械。推進天然草原保護建設,促進退化草原植被恢復,加強病蟲鼠害的預測預報和防控能力建設,開展“黑土灘”和毒害草地治理。推動飼草料資源多樣化開發,加強對糟渣、餅粕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的飼料化處理和利用,積極開發利用菜餅粕和單細胞蛋白等非常規飼料資源,開展農作物秸稈高效利用示范,推廣應用青貯、黃貯和微貯等處理技術。鼓勵地方搭建區域性草食畜牧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加快培育多種形式的生產性服務組織,跨區域提供飼草料專業化生產加工配送服務。

(四)全面強化質量安全監管與疫病防控

加強質量安全全過程控制,強化技術檢測手段,加大監督執法的力度。加強執法監管與標準化生產聯動,從源頭上進一步強化草食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以“瘦肉精”等違禁物質為重點,加強監督巡查、投入品監管、產品檢疫檢測等機制建設,全面推行“兩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完善質量安全責任追溯體系。加快推進牛羊種畜禽場主要垂直傳播疫病監測凈化,從源頭控制動物疫病風險,支持引導具備條件的規模養殖場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建立無特定病原場(群)。嚴格落實強制撲殺與無害化處理措施,按照市場行情合理適時評估和調整補助標準。

(五)加快促進新型業態健康發展

引導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加快草食畜牧業生產經營服務端新型業態發展,鼓勵發展病死草食畜禽處理、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智慧物流等新型業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扶貧開發等項目,鼓勵發展草食畜禽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特色鮮明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品,培育一批草食畜牧業發展新型業態。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草食畜禽養殖服務平臺,推動“互聯網+”與草食畜牧業生產經營主體深度融合,構建多元的產品流通網絡,加強產加銷銜接。利用互聯網技術,應用物聯網裝備技術對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精細化信息化管理,強化上下游追溯體系對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斷擴大追溯體系覆蓋面,實現草食畜禽產品“從牧場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支撐體系

積極利用財政資金做好草食畜牧業良種繁育、基礎母畜擴群、動物防疫及標準化規模養殖等工作,補貼對象向主產區、新型經營主體傾斜。繼續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加大南方地區草山草坡開發利用力度,保障優質飼草料供應。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加強草原生態保護。繼續實施牛羊調出大縣獎勵政策,開展草牧業發展試驗試點、糧改飼試點、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試點,建立和完善草食畜產品儲備制度。

(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畜禽良種工程建設,支持畜禽新品種創新和良種繁育基地,對具有基礎性、公益性的畜禽種質資源庫(場)、品種性能測定站等項目予以支持,提高良種化程度和草食畜牧業整體效益。深入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促進生產方式轉變,增強草食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 啟動草食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活動,整縣推進畜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實施草食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試點,推廣高效實用草食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模式,強化典型示范引導,推動養殖糞便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

(三)強化金融保險支持

深入推進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支持草食畜牧業規模化養殖試點,探索采用信貸擔保、貼息、補助等方式,引導金融資本支持草食畜牧業發展。拓展融資渠道,鼓勵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增加對草食畜牧業的信貸支持,推動解決規模養殖場戶和屠宰企業貸款難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完善農戶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等制度,加大對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繼續實施奶牛政策性保險,探索建立肉牛肉羊保險制度,逐步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范圍,提高風險保障水平。

(四)加強科技支撐與服務

集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力量,加強良種繁育、標準化規模養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人工草地建植、草地綜合治理、優質飼草料種植與加工等核心技術與設施裝備的聯合攻關和研發,突破關鍵領域的技術瓶頸,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強基層畜牧草原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開展技能服務型人才培訓,提升基層技術推廣骨干的服務能力,提高基層推廣機構和人員的能力素質。完善激勵機制,鼓勵科研教學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從事技術推廣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的輻射帶動示范效應,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加強生產經營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提高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生產技術水平;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加大對農牧民的培訓,提高廣大農牧戶的飼養管理技術水平。

(五)健全產業監測預警體系

鼓勵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共同推進以決策信息、市場信息、科技教育信息等為重點的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生產和市場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科學數據采集系統,完善國內產品生產成本收益監測、國內與國際市場信息監測、市場風險預警和信息發布制度,編制全國草食畜產品和草產品價格與質量指數,定期發布價格、質量和交易等市場信息,科學引導消費,確保經營主體合理安排生產。加強信息隊伍建設,重視信息網絡人才培養和利用。 加快建立完善牧草和兔、鵝等草食畜禽的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設。 推進“互聯網+”與經營實體結合,加強與良種繁育、飼草料供給、動物衛生監督、獸藥生產經營、活畜交易、屠宰加工和產品銷售等環節的深度融合,將大數據、云存儲等運用到草食畜牧業全產業鏈條風險追溯監管工作中,提高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準確性,增強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

(六)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深入開展草食畜產品國際市場調研分析,鼓勵和支持科研機構開展草食畜禽品種資源、良種繁育、疫病診斷、飼料、畜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等領域的國際間科學研究與技術交流。在確保質量安全并滿足國內檢疫規定的前提下,加強進口草食畜產品分類指導,做好產品進出口調控工作,有效調劑國內市場供應,滿足消費需求。加強草食畜產品進口監測預警,制定草食畜產品國際貿易調控策略和預案,推動建立草食畜產品進口貿易損害補償制度,維護國內生產者利益。加強對草食畜牧業走出去的引導,推動企業間投資合作,積極為企業搭建合作平臺,支持并推動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建立直接穩定的貿易關系。支持企業到境外建設飼草料基地、牛羊肉生產加工基地和奶源基地,推動與周邊重點國家合作建設無規定疫病區。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強草食畜禽養殖、動物疫苗與獸藥研發生產、飼料生產、畜產品加工與貿易等領域的投資合作,鼓勵企業在重點區域建設科技示范園。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玛多县| 广水市| 邓州市| 宝兴县| 耿马| 大姚县| 抚顺县| 镇原县| 麻城市| 嵊泗县| 金堂县| 安庆市| 梁山县| 榆树市| 和政县| 大新县| 当涂县| 旬邑县| 金寨县| 仪陇县| 南城县| 嘉鱼县| 榆中县| 神农架林区| 娄烦县| 湘潭市| 渭南市| 玛曲县| 长岛县| 宣汉县| 皋兰县| 大庆市| 望奎县| 高淳县| 霍州市| 黔西县| 游戏| 蒲江县| 若尔盖县|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