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0月8日電(記者 王大千)牦牛一年一產繁殖效率提高37%以上,牧民收入大幅增加;適度補飼提高天然草場利用效率,相關技術入選2016年農業部將在全國推廣的技術名錄;在牦牛肉與乳的營養特性研究中不斷推出新產品,產業鏈不斷延長……
記者7日從青海高原牦牛研究開發中心了解到,經過長達13年的技術攻關,作為我國牦牛主產區的青海省已經形成“天然草地與栽培草地互補,牦牛繁殖、營養補飼、疾病預防、產品加工、信息化技術支持”的牦牛產業一體化集成技術,全程精細、高效的科學生產方式正在突破傳統養殖瓶頸助牧民增收。
青海省是我國五大草地畜牧業基地之一,有4.74億畝可利用草場,牲畜存欄量約2200萬頭(只)。其中,牦牛存欄近500萬頭,是我國牦牛頭數最多、質量最好的省份。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院長劉書杰介紹,在青藏高原高寒氣候和原始放牧條件下,牦牛呈現“夏壯、秋肥、冬瘦、春乏”的體重變化規律和兩年一胎的繁殖規律。為平衡草需矛盾實現“少養養好”的生態效益,科研人員充分利用品種雜交優勢,整合以往“單項化”“碎片化”的技術展開牦牛產業全程科學化管理研究,大幅度提高乳肉生產質量,推動牦牛產業發展。
經過多年攻關,2015年,國內外首例試管犏牛在青海產生,牦牛一年一產的繁殖比例持續提高,打破了業內“牦牛繁殖率低”的傳統印象,而牦牛適度補飼技術的推出,則解決了天然草場資源不足和提高牦牛生產性能的難題。此外,信息化技術突破了青海牧區地域寬廣,畜牧業管理與服務跟不上的難題,低殘留防治藥物的使用技術推廣保障了畜產品的質量安全。
從單項技術到集成技術,從重點關注到全鏈條投入,青海實施牦牛產業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據了解,在三江源頭的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科研人員向牧民、合作社、企業提供“菜單式”選配技術,2013年至2015年,當地牧民通過3年的營養補飼,母牦牛繁殖性能提高了5%至20%,相當于每年每頭母牛多增加收入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