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為大力發展以股份制為主的生態畜牧業,加快草地畜牧業轉型升級,促進農牧民增收,加快新農村新牧區建設。7月27日,在盛夏草原最美的季節,省農牧廳組織全省六州在澤庫縣、天峻縣舉行推進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現場觀摩會。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目前正值農牧業生產黃金季節,通過現場觀摩,與會人員在澤庫縣格拉日和
為大力發展以股份制為主的生態畜牧業,加快草地畜牧業轉型升級,促進農牧民增收,加快新農村新牧區建設。7月27日,在盛夏草原最美的季節,省農牧廳組織全省六州在澤庫縣、天峻縣舉行推進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現場觀摩會。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目前正值農牧業生產黃金季節,通過現場觀摩,與會人員在澤庫縣格拉日和天峻縣梅隴兩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對當前開展的生態畜牧業建設鮮活事例、先進經驗進行了交流學習,旨在聚智聚力試驗區建設,精準發力,加快牧區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步伐。
全省生態畜牧業建設和試驗區建設歷程回顧
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保護草原環境為前提,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為基礎,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為核心,組建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為切入點,建立草畜平衡機制為手段,從機制體制上創出一條草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子”的工作思路。
經過幾年“探索推進、提高完善、鞏固提升”,全省各地正穩步推進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
回望歷程,步履鏗鏘。從2008年開始,全省開啟了青海高原特色草原生態畜牧業建設的一個新征程。2011年,國家從保護生態、維護生態畜牧業持久發展、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這樣一個角度,出臺了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2014年6月,農業部正式批復在我省設立全國草地生態畜牧區,標志著生態畜牧業工作從省級層面五年來的運作,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并上升到國家層面。
2014年7月,在國家層面上,第一次提出了草牧業發展戰略舉措。去年省委召開的十二屆六次全會強調要在推進現代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現代畜牧業,把草原牧業和設施牧業結合起來,真正在高原農牧區走出一條農業與牧業循環、規模經營與品牌效應兼得的特色發展之路,這就標志著我省農牧業工作由農區農業工作向畜牧業轉移。
隨之,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政策,農業部批復實施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總體規劃,標志著在頂層制度層面,確立了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和舉措。
生態畜牧業推動傳統畜牧業轉型發展
這幾年,生態畜牧業建設到底給我省農牧區帶來了哪些變化?省農牧廳廳長張黃元認為,從梅隴、拉格日生態畜牧業的發展來看,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給廣大牧區帶來了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分配方式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最大成效是:
——節約了生產資料,有效整合了畜牧業生產要素。實現了由分散到集約規模,合理的分群放牧,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合理利用草場,推行科學飼放管理,綜合運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在股份合作制形式下,逐步有些合作社實現了養殖精細化、規模化、商品化。
——提高了組織化程度和水平。生態畜牧合作社有效處置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解放了生產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牧民,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剩余的勞動力從畜牧業解放出來了。如梅隴村128個勞動力,目前從事畜牧業生產的只有62人,剩下的全部轉移出去了,大部分從傳統生產束縛中擺脫出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為今后農牧業發展的方向。
——最大限度保護了生態。生態畜牧業和草原獎補機制實施以來,全省牲畜飼養量在減畜570萬只羊單位的情況下保持平穩,關鍵是人工草場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加上牧區的舍飼半舍飼快速發展。到去年底,全省人工草地面積已經達到47萬公頃,為實現“減畜不減效,減畜不減收”發揮了積極作用,實現了生產方式的轉變。
——采用了先進的生產管理理念和方式。股份制合作發展,把老百姓的利益和合作社的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實現了可持續發展,通過股份分紅來增加收入,將牧民轉變為股民,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
——實現了共同富裕。澤庫縣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人均草場只有6公頃多,在惡劣的生態環境下,通過發展草產業,畜牧業集約規模經營、各種營銷活動和三產的轉移,去年人均收入六千多元,而且全村子現在沒有一個貧困戶,實現了共同富裕。
——培育了一大批各具特點、特色鮮活、轉型發展的先進典型。現在每個州、大部分縣都有一些各具特點特色的生態畜牧業示范社,不僅示范帶動了生態畜牧業縱深發展,也代表了未來畜牧業發展的方向。
生態畜牧業發展仍然很不平衡
張黃元說,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直面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目前,全省96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組織,能夠真正發揮作用、轉變生產方式、增產增收,有所作為和有所成就的,最多能占到三分之一,也就意味著有三分之二的還不能正常的運行和發揮應有的作用,還有一部分基本上是空殼。
究其原因:一些地方黨委政府至今對生態畜牧業的重要意義和發展前景認識不足,工作措施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各級農牧部門不能很好地發揮在生態畜牧業建設中的組織、實施、推動作用,有些工作還認識不清,理解不甚,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特別是在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對生態畜牧業建設的了解、認可、關注、支持和推動上,沒有一些好的辦法。
其次是沒有將牧民群眾很好地組織起來,在宣傳先進、解惑釋疑方面做得不夠,對群眾的一些畜牧業的疑問疑慮,或是宣傳不到位,或是解答不準確。在發動群眾,宣傳群眾,引導推動群眾這項工作上還有很大差距。
三是缺乏能人的帶動,培訓工作跟不上。這些問題必須要高度重視,積極努力,下大氣力解決。(羅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