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當前生豬生產情況,準確研判形勢,農業部畜牧業司與8月24日在北京湖北大廈召開了生豬生產形勢座談會。
研討會邀請了吉林、河南、湖北、重慶、福建等省市的畜牧獸醫(農業)局(廳、委)的領導及各地生豬產業的龍頭企業代表參會,與會人員主要探討了母豬補欄情況,特別是當前養豬效益較好但補欄不積極的原因,并對當地目前的生豬供需情況做了分析,對下一步走勢進行了研判。
據了解,本輪“豬周期”從上半年起進入上行階段,養殖利潤較去年有了大幅度提升,但與前幾輪“豬周期”不同的是,雖然如今養殖利潤攀升,但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卻沒有跟上。7月數據顯示,全國生豬總存欄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出現下降。7月份的全國生豬總存欄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2.4%,這是生豬總存欄自今年三月份開始緩慢回升了四個月后,首次下滑。
與會代表認為,7月份生豬存欄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環保問題。據了解,除了環保成本外,限養禁養政策也對生豬補欄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南方部分水域地區,當地為防止污染已經實行大面積禁養。
其次,資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擴張。有龍頭企業在會上表示,目前養殖利潤的提升,只能彌補前期豬價低迷時的虧損,并沒有額外的資金用來擴大養殖。但也有代表提出,實際上,經歷了幾次“豬周期”的“洗禮”后,養殖戶已經變得更為理性,不會再“一窩蜂”的進行補欄。很多人甚至認為明年價格不一定持續上漲,因此補欄較為謹慎。
除此之外,部分與會代表也提出,7月份生豬存欄下降還和暴雨、高溫天氣以及跌價相關,“一來出欄速度加快,二來疫病導致死亡增加,都是導致存欄下降的原因。”
? |
(與會代表集思廣益)
芝華數據CEO黃勁文作為參會代表,在會上發表了演講。黃勁文曾就職于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他在會上介紹了美國的農業發展模式及雞蛋行業的運行狀態。據了解,美國的農業也是從小農經濟開始起步的,逐漸發展為“訂單農業”,在金融業蓬勃發展后,產業開始大量使用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進行管理與風控,形成了今天的“期貨農業”。
黃勁文表示,現在金融業能夠給農業產業提供的服務很多,目前市面上最有效的就是期貨套保與保險。“這些金融衍生工具為傳統行業的許多問題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能夠給行業規避風險提供很大的幫助。”他說,芝華利用國內獨有的金融創新基因,服務產業客戶,并利用金融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引導金融投資機構對接優質產業資源,引導傳統產業升級和實現資產證券化,有利于促進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此外,他提到數據的共享互換也十分重要。芝華擁有以雞蛋、生豬為核心品種的獨家的中國農牧業數據自采體系,已搭建了行業內獨有的生產養殖、經紀貿易、流通銷售環節的數據和信息。會議上,來自重慶市農業委員會、畜牧業發展處的許會軍代表也同樣強調了數據的重要性,認為“數據公開才有價值”。而芝華目前正在推出新版的數據庫,基礎數據的“永久免費使用”就是其最大的亮點之一。公開數據,使廣大生產者能“零成本”的擁有公開的基礎數據,對于生產銷售來說十分有益。
畜牧業司監測分析處辛處長稱,農業部自2008年開始建立數據采集體系,致力于為傳統農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建立數據采集體系的這些年里我們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進行研究和分析,個中的酸甜苦辣是難以言說的。但是,只要能夠幫助產業更好發展,我們就會盡力提供支持。”他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