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牧養雞蛋”(pastured eggs)近期成為澳大利亞消費者的購買趨勢,因為小養殖廠經常將雞趕至新鮮牧場喂養,已超出了“散養”(free range)的范疇。
據報道,澳大利亞各州及領地政府所達成的對“散養雞”的定義,即每公頃散養最多1萬只的上限引發了小養殖戶的不滿,他們稱這樣就不得不為自己的飼養方式擇用不同的名字。以移動雞場方式低密度飼養的生產商們,將自己的產品標識為“牧養雞蛋”,以示與那些大型商業公司高密度飼養方式的區別。
消費者事務廳長宣布,在經過了數年討論后,終于在今年3月通過了散養概念的新標準,將于明年3月起生效。標示為散養的雞蛋,母雞必須是“要明顯且經常去往戶外”的,每公頃的散養密度最多為1萬只母雞,即每平方米1只。
消費者團體Choice以及許多養殖廠爭論稱,密度應該限制在每公頃1500只。
牧養雞場飼養主麥克斯克(Lee McCosker)稱,應該受到譴責的是,散養一詞淪為超市的營銷術語,散養雞的信譽遭到破壞。
在安德里位于Port Germein的散養農場里,其雞舍養了3萬只雞,每公頃達到了1萬只的最大密度。盡管母雞可以自由去到戶外,還是有多數母雞留在恒溫的雞舍,以避開如鷹和狐貍這樣的天敵,而且可以就近取得食物和水。
目前有數百家雞蛋生產商采用小型的移動雞場,方便經常搬去新鮮的牧區。母雞自由漫步,經常在綠草地上,沒有護欄。
巴雷特表示,她對近期政府的決定非常失望,但并不感到意外,應建立每公頃1500只母雞的散養標準。 牧養雞蛋的價格通常是籠養雞的4倍,每打在6到12澳元之間,但市場需求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