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產量未來發展的趨勢主要受3個因素影響:
(一)養殖的絕對數量。2016-2020年,人口年增長率約為3‰。如果人口基數按14億計算,每年將增長400萬人。從人均消費水平來看,以臺灣地區人均收入增長及人均消費豬肉量數據作參照,隨著收入增長,未來5年人均畜產品消費量還有增長空間。同時,城鎮化推動人均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特別是禽肉、牛羊肉和奶類。所以,根據相關規劃的初步數據,“十三五”期間肉蛋奶產量增長目標均在1%左右。養殖業的絕對數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二)養殖的規模化程度。家禽的工業飼料使用比例已超過90%,未來規模化發展促進飼料增產的空間不大。而生豬養殖對工業飼料的依存度僅為75%左右,未來規模化發展促進飼料增產還有較大空間,同時會進一步壓減濃縮飼料。規模化程度每提升1個百分點,就可以帶動配合料比例提升0.41個百分點,預混料比例提升約0.5個百分點。
(三)養殖業效益。目前,豬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10%左右,肉雞、蛋雞也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每頭母豬平均提供15頭仔豬,與歐盟國家差8-10頭。今后5年,隨著飼料配方和加工技術的進步,母畜生產效率穩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可望穩步提升,單位畜產品的飼料消耗可望降低3-5個百分點。
綜合上述各種因素,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飼料工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預計“十三五”期間飼料產量每年有400萬t左右的增長空間,到2020年將達到2.2億t。在產品結構上,配合飼料的比例預計有望超過90%,濃縮飼料降到5%左右。從不同動物看,豬飼料、肉禽飼料仍將對產量增長作出主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