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看似簡單,其實高精尖;育種技術、育肥管理、產業鏈一體化三大方面都有很多講究,究竟為何?且看下文分解。
上游高科技高彈性,下游重市場拼渠道。縱觀生豬全產業鏈(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屠宰-肉制品),越往上游波動越大;正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我們在報告《豬!豬!豬!生豬養殖系列報告之一-超長豬周期,讓暴利飛!》中創新性提出,規模化養殖企業的補欄不及散戶退出的速度,導致本輪豬周期打破以往“一年期季節性小周期”和“三年期蛛網模型中周期”,呈現出“超長豬周期”的特征,并用“三高”——“散戶養殖成本高、規模補欄門檻高、業外資本學費高”來形象地解釋“豬價漲”與“存欄降”共存的深層原因。
百年育種高科技,產業上游高投入。育種作為生豬養豬的基礎環節,是決定企業競爭力高下的重要因素,海外生豬育種已有百年歷史。全球一半以上的生豬在中國飼養,但我國的核心種豬嚴重依賴進口;目前全球種豬有5大品種,其中杜洛克、長白、大約克三個品種的養殖最為廣泛。我國商品肉豬以三元為主,其中外三元“杜長大”占比超過90%;近年來國內的公司化育種成為趨勢,因為育種投資大、技術要求高,專業性強、組織化程度高,規模太小不容易配套,規模大更具經濟價值。
育肥管理精細化,專業飼養分階段。溫氏、牧原等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的萬頭豬場管理十分嚴格,不僅需要將不同胎次、不同豬群按階段分組并要求做到全進全出,各階段實行差別化喂養和精細化管理,有助于精準推行動物營養,并有效預防疫病。商品豬從出生到出欄銷售大約需要5個月,相繼經歷了嬰兒豬、保育豬、仔豬、大豬等四階段,每個階段的飼料配方及用量、飼養方式、防疫重點各不相同;勝在精益求精、萬無一失,細節決定成敗。
產業鏈一體大趨勢是餡餅,但也需防陷阱。養殖企業種繁育一體化,更提倡飼料自給率,倒逼飼料企業轉型向下游養殖延伸;比如以新希望、海大為代表的飼料龍頭和以中糧為代表的糧油加工巨頭紛紛進軍生豬養殖,但“一入養豬深似海”。在生意場上,強強合作往往能出奇制勝,豬肉行業卻是例外,產業鏈上游老大“溫氏”與下游老大“雙匯”的合作并不順利。為何養豬大王溫氏試水屠宰卻淺嘗輒止?為何肉制品龍頭雙匯高調養豬,卻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