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飼料原料
本輪豆粕上漲行情從4月中旬開始啟動,主要的驅動力就是國內油廠上游的供應端出現問題,主要包括南美減產、美國平衡表收緊以及新作天氣的不確定性等等,與此同時在豆粕價格啟動上漲的過程中,國內需求端也推波助瀾,主要表現有:
1、終端庫存(包括飼料廠和養殖戶)已經建立起來,而且達到了相對高位。此次基金推動國內豆粕上漲的一個重要邏輯就是整個渠道庫存太空,因為當時市場都是一致看跌的。通過一個多月的拉漲,市場氣氛已經全面轉多,飼料廠豆粕物理庫存較4月份均翻了一倍,基本都達到7-10天。與此同時,飼料廠在近兩個月也進行了兩到三次提價,在每次提價前終端養殖戶都會集中買貨,所以飼料廠這段時期的銷量也不錯,但是我們注意到飼料廠的提價幅度是小于飼料原料的上漲幅度的,而且現在愈發的感到價格有點漲不動,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現在終端養殖戶的庫存已經很滿了。
2、雜粕價格上漲幅度更大,渠道積極囤貨導致市場貨源很少,豆粕用量在配方比例上應該已經達到極致。如果形象的表示下2015年二季度開始豆粕用量在飼料配方中的表現的話,可以看成一個人把飯吃到了嗓子眼這個程度,這算是豆粕在配方中的接近極致的狀態。這一情況在最近兩個月似乎更加瘋狂,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鴨料中都開始大量使用豆粕了,如果鴨料都開始用豆粕的話,那么豆粕在其他飼料品種應該已經達到了用量極致,可以形象的看成一個人吃飯已經撐得要吐出來了,會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其實此輪價格上漲過程中,雜粕囤貨現在比較嚴重,造成市場無貨可買的假象,而且相對于價格也比較高的雜粕來說,豆粕的性價比依然很高。
3、1-5月的自配料需求同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怎么來度量這個現象呢,大致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是看玉米價格以及可獲取的難易程度,二是看濃縮料以及預混料的銷量情況。由于今年玉米價格較同期下跌較多,華北地區的農民余糧都比較多,而養殖戶獲得這些余糧是相對容易的,所以在過往的幾個月自配料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如果再結合這段時期濃縮料和預混料的銷量同比增加的事實也能進一步印證這一點。從結構上來看,山東地區的養殖戶以中小型為主,可能全價料使用的比例還相對高一些,而像河南這種養殖規模化程度比較高的省份,全價料與自配料的使用比例已經從7:3轉到4:6。
以上三點是我們通過調研發現的需求端利多因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三點因素在6-8月或難再繼續出現增量,某些因素或將出現減量,甚至一段時間價格出現滯漲或下跌的話現在的利多反而成為利空因素。
首先,豆粕在飼料配方中的占比在6-8月難再有增量,而隱形需求自配料在6-8月反而有可能往全價料轉移,這樣的置換至少導致豆粕在配方中少用5個百分點,甚至更高。6-8月自配料往全價料轉移的推斷還是基于玉米,玉米價格的持續上漲(理論上山東玉米將上漲至2000元/噸以上)以及可獲取難度增加從而抑制了自配料的使用。山東地區前期大量玉米都進了臨儲導致目前農戶的余糧基本見底,而目前每周30萬噸的臨儲玉米投放很難進入到養殖戶手中。現在山東玉米的缺口或在300-500萬噸,由于飼料廠已經建立起了2個月左右的玉米庫存,基本上能保證6-8月的飼料生產,加之后續可競拍獲得一些臨儲庫存玉米來保證能量料的供應,但這些是終端養殖戶是做不到的,所以6-8月出現自配料會往全價料轉(目前這一現象已經開始出現)。但在8月底新季玉米上市后這一現象可能又會出現反轉,因為新季玉米上市,玉米價格承壓,農戶可獲取難度降低,預計自配料用量又將有所增加。
其次,目前新季小麥逐步開始上市,由于今年持續多雨天氣導致芽麥情況比較嚴重,尤其是江蘇和安徽地區。飼料廠采購人員表示,如果小麥的指標能達到使用標準的話,芽麥會對玉米進行替代。在優質飼料生產方面,以目前接近2000元/噸的玉米價格計算的話,如果新季小麥價格在2200元/噸左右,那么小麥就會有飼用價值,在新季玉米上市之前將對玉米進行一部分的替代。小麥對玉米的替代不光能夠減輕目前玉米缺口壓力,也會對蛋白粕的需求產生一定的沖擊,因為小麥的蛋白含量要高于玉米(小麥為13%,玉米為8%),如果小麥替代玉米的話就會間接擠占豆粕的需求。
再次,終端庫存已經都建立起來后,如果后續價格不能維持上漲趨勢的話,那么終端消化庫存就會采用用多少、補多少的滾動方式,那么飼料廠的銷量就會難以維持環比增長,同時油廠的合同執行就會變得不再積極。如果豆粕價格出現回調的話,現在終端養殖戶的庫存或能維持半個月的用量,從而倒逼飼料廠的銷量,飼料廠因為物理庫存也不低,也會倒逼油廠的提貨,那么到那時各個環節庫存都比較充裕的壓力就暴露出來了,甚至連囤積的雜粕庫存也出來沖擊市場了。
最后我們發現到了6-8月份豆粕能否維持強勢就要看供應端的表現了,需求端的利多已經體現甚至有的因素已經提前透支了。
(二)關于飼料配方
目前養殖戶自配料普遍采用濃縮料加能量料(玉米、麩皮等)或者是預混料加蛋白料(豆粕、雜粕等)再加能量料這兩種形式。目前飼料廠生產的濃縮料中蛋白比例在50-90%不等,如果蛋白比例發生變動,飼料廠可以根據比例的變動隨時對生產工藝進行調整。養殖戶利用1噸濃縮料一般可以配出3-4噸的自配料,1噸預混料可以配出25噸左右的自配料。自配料中的蛋白添加比例較為固定,基本在25%左右。
全價料的蛋白添加比例一般在14-18%,根據生豬的不同生長階段使用的全價料也不盡相同。青島某飼料廠表示去年全價料中會添加8-10%的DDGS,而今年DDGS的添加比例下降一半,只有4-5%,因為飼料廠使用玉米檸檬酸渣替代了一部分DDGS,玉米檸檬酸渣是玉米經酶發酵生產檸檬酸時的副產品,經先進的氣流干燥工藝干燥而成,色澤為黃色,該產品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可作為動物良好的的飼料原料。通過和飼料廠相關人員的溝通,我們可以發現現在飼料廠的飼料原料來源非常廣,原料之間的替換現象也比較普遍,主要是根據各種原料的價格適時地調整配方從而更好的控制成本。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飼料廠在生產飼料的過程中會添加一定比例的豆油(四級豆油為主),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減少豆粕的損耗以及增加飼料的能量。一噸濃縮料當中一般使用10-30斤的豆油,其他飼料當中也會添加一小部分。如果按照2015年1960.5萬噸的濃縮料產量,一噸濃縮料用20斤豆油計算的話,那么豆油的用量應該在20萬噸左右,加上其他飼料中使用的,這個用量將更大。在后期油脂研究當中飼料生產用油應該也是應該考慮的一面。
(三)關于養殖
今年上半年后備母豬的補欄力度較大,尤其是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去年淘汰的母豬主要是以散戶為主,大量散戶直接退出養殖或者母豬存欄減半現象較多,而對于規模化養殖企業來說并不存在大量淘汰母豬的情況。按照目前母豬補欄速度來看,今年年底能繁母豬的存欄將會逐漸起來,屆時將會對生豬價格產生較大的壓力。而根據生豬生長周期測算的話,2017年下半年生豬存欄將會達到峰值。生豬補欄方面分歧較大,可能這是由于關注點的不同造成的。如果從規模化養殖上看,生豬補欄確實給人一片欣欣向榮的感覺。目前能繁母豬存欄較低,雖然PSY和MSY指標在變好,但仔豬供應壓力仍然巨大,這從仔豬的價格(1000元以上)就能看出來,仔豬價格高企以及能繁母豬存欄數過低抑制了生豬補欄的速度,飼料廠相關人士表示生豬補欄速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目前生豬養殖利潤可觀,規模化養殖利潤大概在600元/頭左右,自繁自養的甚至能達到1000元/頭以上,但是未來養殖利潤也存在下跌的風險。
肉禽方面,黃羽和白羽存欄各占50%左右,北方以白羽為主,南方以黃羽為主。白羽存欄同比下降,黃羽存欄同比上升,肉雞存欄整體同比是下降的。雖然白羽的存欄在下降,但是目前種雞場的小雞利潤非常好,一只小雞的利潤在4元以上,而去年只有1元多。小雞利潤的高企使得種雞場開始延長種雞的淘汰時間,間接地增加了飼料的需求,從而使得禽料的需求下降的沒有那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