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人土法養洋豬。 ”這就是江西省高安市養豬行業協會會長熊凌,對目前國內農戶分散養殖狀況的概括。
他更多地看到了散養戶的狀況,并據此作出判斷 ——養豬將后繼無人。
據熊凌觀察,農村的年輕一代,沒有人從事農業。政府想有作為,但難有作為。別的不說,光是癱瘓了十幾年的基層獸醫體系,重新收拾起來就很難。 “畜禽專業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很多都去賣飼料、賣疫苗。跟養豬相比,這個利潤高,而且沒有風險。 ”養豬技術的更新與推廣,基本上靠這些商業行為,與之相比,政府一兩百億補貼給養豬的財政投入,沒有多少落到養豬戶手中。
中國是養豬大國,但不是養豬強國。幾十年來國內的生豬總量增加很多,但養殖狀況一直停留在無序、自發、原生態的狀態下。截至目前,農戶散養在中國生豬供應總量中,還是占據 65%。養豬人基本沒受過系統的訓練,教育、資金缺乏,豬欄也很難按照標準設計,基本上是沿襲傳統模式,勉強擋個風雨;買飼料是看廣告、靠感覺、跟風走。
作為一個長期接觸基層養豬實踐的觀察者,熊凌認為:養殖需要適合的品種、適合的規模、適合的模式。品種是由市場和消費者的飲食文化來決定的,規模由土地的承載量來決定,模式由經濟、技術等因素綜合來決定。在歐美一些國家,養豬不但需要向政府申請資格,需要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還要聘請專業的職業經理人,符合環境、生態和排污標準,生產基本是訂單式的,飼料、獸藥等原料都有相關的外包協作。
中國傳統方法養殖的土豬,具有自身的品種優越性,抗病性能好,病害危險低,肉質也屬上佳。但是,農戶只能賣豬而不能賣肉,定點屠宰使屠宰成為壟斷行業,根本不需要競爭,也就無法實現價格的分級。于是, “土豬做不到優質優價,已經幾乎被豬農淘汰。 ”而我們為了追求產量、生長速度引進了洋豬種, “這就好比讓城市的小孩到農村去,結果是門不當戶不對,方方面面都不適應。 ”
熊凌認為, 90年代中期在國內普及開來的 “洋品種 ”,更適合標準化、規模化的豬場,不適合中國傳統的家庭散養模式。這就形成國內養豬業的一個局面: “管理好的養殖肯定是準監獄(封閉式)的養殖場,嚴格控制與外界的接觸。 ”《糧油市場報》信息中心的一篇述評也提到: “實際上,防范疫病的根本途徑只能是改變養殖方式。 ”
從 2006年的疫病到 2007年的市場異動,散戶和洋豬聯姻的隱患已經顯現出來。行業專家已經形成的共識是:在成本、疫病、技術等因素下,眾多散養戶知難而退,生豬養殖向規模豬場集中。熊凌強調:在屠宰還不能放開、土豬無法實現優質優價的情況下,生豬向規模豬場集中恐怕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趨勢。
但是如此一來,種養分開的弊端就更加顯著。豬糞污染湖泊江河,同時農田卻大量靠化肥、缺乏有機肥,土地板結、土壤流失,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原本順其自然的生態體系被人為地割裂開。而豬糞肥田、種養結合、立體循環,恰恰是中國幾千年農業史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我認為,散養農戶的一條出路是拋棄傳統的單打獨斗方式,聯合成為合作組織,發揚傳統養殖模式和品種的優勢,創立品牌,逐漸爭取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從而實現優質優價。我們已經做了太多急功近利的事,如果養豬時給豬多一點人文關懷,少一點急功近利,豬也會給我們更高的回報。
他更多地看到了散養戶的狀況,并據此作出判斷 ——養豬將后繼無人。
據熊凌觀察,農村的年輕一代,沒有人從事農業。政府想有作為,但難有作為。別的不說,光是癱瘓了十幾年的基層獸醫體系,重新收拾起來就很難。 “畜禽專業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很多都去賣飼料、賣疫苗。跟養豬相比,這個利潤高,而且沒有風險。 ”養豬技術的更新與推廣,基本上靠這些商業行為,與之相比,政府一兩百億補貼給養豬的財政投入,沒有多少落到養豬戶手中。
中國是養豬大國,但不是養豬強國。幾十年來國內的生豬總量增加很多,但養殖狀況一直停留在無序、自發、原生態的狀態下。截至目前,農戶散養在中國生豬供應總量中,還是占據 65%。養豬人基本沒受過系統的訓練,教育、資金缺乏,豬欄也很難按照標準設計,基本上是沿襲傳統模式,勉強擋個風雨;買飼料是看廣告、靠感覺、跟風走。
作為一個長期接觸基層養豬實踐的觀察者,熊凌認為:養殖需要適合的品種、適合的規模、適合的模式。品種是由市場和消費者的飲食文化來決定的,規模由土地的承載量來決定,模式由經濟、技術等因素綜合來決定。在歐美一些國家,養豬不但需要向政府申請資格,需要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還要聘請專業的職業經理人,符合環境、生態和排污標準,生產基本是訂單式的,飼料、獸藥等原料都有相關的外包協作。
中國傳統方法養殖的土豬,具有自身的品種優越性,抗病性能好,病害危險低,肉質也屬上佳。但是,農戶只能賣豬而不能賣肉,定點屠宰使屠宰成為壟斷行業,根本不需要競爭,也就無法實現價格的分級。于是, “土豬做不到優質優價,已經幾乎被豬農淘汰。 ”而我們為了追求產量、生長速度引進了洋豬種, “這就好比讓城市的小孩到農村去,結果是門不當戶不對,方方面面都不適應。 ”
熊凌認為, 90年代中期在國內普及開來的 “洋品種 ”,更適合標準化、規模化的豬場,不適合中國傳統的家庭散養模式。這就形成國內養豬業的一個局面: “管理好的養殖肯定是準監獄(封閉式)的養殖場,嚴格控制與外界的接觸。 ”《糧油市場報》信息中心的一篇述評也提到: “實際上,防范疫病的根本途徑只能是改變養殖方式。 ”
從 2006年的疫病到 2007年的市場異動,散戶和洋豬聯姻的隱患已經顯現出來。行業專家已經形成的共識是:在成本、疫病、技術等因素下,眾多散養戶知難而退,生豬養殖向規模豬場集中。熊凌強調:在屠宰還不能放開、土豬無法實現優質優價的情況下,生豬向規模豬場集中恐怕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趨勢。
但是如此一來,種養分開的弊端就更加顯著。豬糞污染湖泊江河,同時農田卻大量靠化肥、缺乏有機肥,土地板結、土壤流失,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原本順其自然的生態體系被人為地割裂開。而豬糞肥田、種養結合、立體循環,恰恰是中國幾千年農業史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我認為,散養農戶的一條出路是拋棄傳統的單打獨斗方式,聯合成為合作組織,發揚傳統養殖模式和品種的優勢,創立品牌,逐漸爭取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從而實現優質優價。我們已經做了太多急功近利的事,如果養豬時給豬多一點人文關懷,少一點急功近利,豬也會給我們更高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