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近來豬價高漲,行業內卻沒有出現一哄而上的新入行者和擴大規模者,表面看來,是從業者更加理性了,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隨著環保的要求更加嚴格,養豬的門檻提高了。“低投入、高產出”不再是養豬行業的優勢,一些沒有實力的小戶會退出行業,空缺的市場要如何占領?在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方向的新時代,養豬企業該如何做?做一個體面的行業者
養殖場干凈的豬舍
我國豬肉產出量占世界的1/2,年出欄生豬量也占世界的1/2,是名副其實的養豬大國。可在中國豬價高飛時雙匯集團經銷進口豬肉竟引起波瀾,有人就提出對雙匯集團這一行為進行抵制。進口豬肉有怎樣的優勢竟讓人視為“狼來了”?目前國內養豬業還存在哪些問題?中國的養豬者應該做哪些方面的改變?記者采訪了河南農大副教授、河南省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新建。
他說,近幾年生豬市場跌宕起伏,總體效益較低,而且在污染治理、環保發展、疫病防疫等方面還存在比較突出、亟待解決的問題,養殖戶或養殖企業都必須轉變思路,提升綜合生產能力。
加強合作,開展規范化生產
2015年,新《環保法》與《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實施,將引領整個畜牧行業發生重大變革,邁向從追求量變到質變的新時代。養殖企業應審時度勢、轉型創新,努力改善養殖環境,保障畜產品安全。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實施,更使低碳養殖成為養殖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才能低碳養殖?李新建介紹說,首先要抓好源頭,杜絕浪費。包括精準投喂,即通過飼料營養的平衡與設計,使日糧剛好能夠滿足豬的營養需要,且能降低動物碳、氮、磷與重金屬等對環境有影響的物質排放量,并保障畜產品中無抗生素殘留;節約用水用電,即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創新豬舍設計、改善養殖環境,讓豬健康生長,不生疫病,以達到保護環境、減少水電浪費、降低污染的目的。其次是做好排污處理。如采用干濕分離、雨污分流的方法,將污染物利用生物發酵技術生產有機肥或用作沼氣發電,變廢為寶。再次,統籌考慮環境承載能力,合理利用土地。通常1畝地可以消納1頭豬的糞污,因此要開發多種利用途徑。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實現上述目標,少不了必要的資本投入、完善的管理制度、嚴格的執行標準、優秀的技術人才等。目前一些大企業已經具備了這些條件,中小型養殖戶在政策、定價、成本等方面都不具備競爭優勢,可在本土進行聯合、合作,形成集體(即合作社)后,開展規模化、規范化生產。“進行規范化生產作業,不僅可以使養豬生產能有計劃、按周期平衡地生產,節約飼料,保障豬養殖數量和豬肉品質,而且可以起到穩定豬肉價格的作用。”李新建表示,“若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種養加緊密結合,實現全產業鏈發展,還可以降低產業風險。”
技術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今后一個時期,生豬生產發展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素質、增效益、穩供給、保安全、促生態”為目標,以調結構、轉方式為抓手,優化區域布局,統籌種養加協調發展,推進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全面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為順應時代要求,今年4月底,河南省畜牧學會獸醫學會養豬會分會聯合龍頭企業組建了河南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李新建介紹,聯盟將以國家需求和市場為導向,瞄準產業技術創新的關鍵問題,通過科研成果開發、產業技術推廣,著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生豬領域的“研發創新平臺、轉化應用平臺、信息共享平臺、人才培養平臺”。通過聯盟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開展協同創新,突破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全面提升我省生豬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保障我省生豬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這個聯盟的成立,對推動我省生豬產業及相關產業重大技術突破和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新時期下豬業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一是環保,二是食品安全,同時養豬業發展的機遇是控制成本、消費者體驗、動物福利,在環保上要做到四臺階“不排放,無隱患,資源化,不擾民”。在挑戰與機遇共存下,養殖企業只有將行業價值不斷升級,站在高處才能贏得未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秦英林總裁認為,在未來養殖企業要轉變以往社會對養豬人的看法,成為一個體面的行業者。他的這個觀點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李新建表示,養豬業要向高效率、高科技含量的發展方式快速轉型,提高行業生產水平,才能可持續發展。
要走生態養殖路
2016年,由于國家政策調控和市場自然淘汰,國內約有500萬養豬農戶從此退出傳統養豬業,大浪淘沙,淘汰了那些不符合環境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豬場,淘汰了盲目的沒有科學指導的散戶,當前養豬業的發展趨勢總體來說主要特征是“散戶逐漸退出,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場大量發展”。那么接下來這些大型養殖企業應如何發展,筆者有下面幾點建議:
科學養豬,提高豬自身的免疫力
疫苗用多了會引起豬應激死亡和免疫力下降,也會引起各種應激原造成的豬體內神經―內分泌的顯著改變,而且現在人用的疫苗有藥監局監管尚且出現問題,獸藥的安全性可想而知,所以一味迷信疫苗保護豬場也是不合理的;濫用抗生素的危害也很大,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而對病毒無效,現在一些豬場發現豬生病了,就不管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的,都亂打針亂吃藥,造成豬的耐藥性越來越強,豬體內的抗生素藥物代謝不完全,形成殘留,人吃了有抗生素殘留的豬肉,也是不安全的。所以一定要通過吃優質飼料如平衡蛋白來讓豬提高免疫力。十余年的市場實踐發現,長期吃天宇平衡蛋白的豬骨頭硬、不易斷,骨髓飽滿,營養全面,免疫力高,而且不容易生病。養健康的豬,就降低了養殖風險。
調整存欄結構,協調市場供需關系
了解國家政策,調整豬場存欄結構,在波峰期適度補欄、擴欄,抓住時機賣豬。養豬業的一般性周期規律是,生豬價格上漲——母豬存欄量增加——生豬供應量增加——生豬價格下跌——大量母豬淘汰——生豬供應量減少——生豬價格上漲,所以要及時了解供需關系,掌握好市場調控的杠桿,應增強理性意識,不要盲目擴張,以防止豬多后再陷入虧損之中。
要走生態養豬的道路
美國養豬企業擁有完善的糞污處理系統
前些年所建的養豬場,自動化程度低,通風換氣條件太差,污水處理與環保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多數豬場面臨著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問題,由于不環保、污染環境、影響周圍居民生活,政府關停了一部分豬場,劃分出了禁養區和限養區,使建豬場再也不像前些年那么隨意,擴大生豬生產已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見傳統養殖業的發展已經遇到瓶頸,雖然現在是波峰期,但如果養殖場不能改變養殖模式,那么終將被社會淘汰。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豬肉產品安全”高壓持續,養殖企業必須將環保和食品安全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調整產業結構,并從飼料與獸藥、養殖過程、販運、屠宰加工、冷鏈運輸及消費終端各個環節規范生產、合法經營。而改變低安全度、低質量的狀態,更利于達到維持質量合格安全達標的豬肉供求緊平衡。唯有如此,養豬業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