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雖然不是豬肉消費的旺季,但豬肉上漲行情卻仍在持續,遲遲不見回落。不少地方的生豬出欄價格和年前相比又漲了不少,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了每斤10.6元。
要不要擴養,正成為一些養殖戶糾結的問題。他們像“重倉”的股民,面對這個豬價的“大牛市”,不知是該追漲“加倉”,還是“持倉”觀望。對此,記者采訪了一些大中規模養殖場負責人和畜牧業專家,為養殖戶“解盤”。
散戶“追漲”大戶平穩“持倉”
在浦江縣浦南街道金星村,養殖戶張根良如今喜上眉梢。一年來,豬肉價格不斷走高,養豬的效益越來越好。張根良家的養殖場里,現在有生豬存欄約300頭,和最少時相比,多出約100頭。
“我們可沒有違規!按環評測定,我的養殖場存欄上限是400頭。”張根良說,他想趁著眼下行情好,在政府限定的范圍內適當增加養殖量,多賺些。他算一算,現在一斤生豬肉的出場價是10.6元,一頭自繁自養的生豬少說也能賺個千把塊。
相較小戶,養殖大戶似乎要“淡定”不少。在紹興柯橋區,天天田園生態養殖場原本還能多養三四千頭生豬,可養殖場負責人葛云明卻選擇“按兵不動”。
他說,雖然現在豬肉價格還在漲,但根據前幾輪“豬周期”的情況來看,后期豬肉價格回落的可能性較大。“我這里最多能養殖兩萬頭生豬,現在我基本上把存欄控制在1.7萬頭上下。”
浦江縣畜牧獸醫局局長趙建山說,僅從浦江來說,生豬養殖量并沒有增加。據了解,目前浦江全縣有生豬存欄5.4萬頭,較去年同期減少了7000頭。
“越是豬價高的時候,我們對復養、多養、超養等監管就越嚴。”趙建山說,僅今年至今,浦江縣農業局就已聯合環保部門兩次對全縣養殖戶逐一進行排查。
“盲目加倉”風險不容小覷
相較一些“追漲”的散戶,更多的養殖戶在經歷了一輪輪“豬周期”后正漸漸學會理性“看盤”。
在浦江縣黃宅鎮,養殖戶黃紅軍現在有生豬存欄250頭,按規定還能再多養50頭。可他合計再三,還是決定不再增加養殖量。
黃紅軍的養殖場能繁母豬數量有限,要想擴養,只能從外面買仔豬回來養。“可現在仔豬的價格漲得很快,已經從最低時的200多元一頭漲到了600多元。這樣一來,買仔豬回來養,成本高,風險也大,不劃算了!”
諸暨佳旺養殖有限公司的生豬存欄量仍和去年一樣。負責人俞成分析道,從一頭3個月大的母豬買來,養殖到能夠繁育仔豬需要8個月,豬仔生下來養大還需7個月。算一算,少說也要一年零三個月,而其間的豬肉價格瞬息萬變,一旦價格回落,就可能要虧不少。
據省農業廳統計,今年一季度,我省生豬存欄約762.7萬頭,而去年一季度約927.3萬頭,同比下降17.75%。
“牛市”里操盤有新招
這陣子,在浦江縣毛陽崗生態養殖場,養殖戶王艾的生豬飼養量不增反降,和2014年最高峰時相比足足少了3000頭,只剩下約4000頭。王艾說,眼下,她的當務之急不是擴養,而是抓緊改造養殖場。
在王艾的養殖場里,大片圈舍被騰空,忙著安裝節水閥、自動刮糞器等現代化養殖設施。“這些可都是治污的‘神器’。”王艾說,所有設施完成改造后,整個養殖場的污水至少減少一半,污水處理的成本將大幅降低。
為什么放著錢不賺,偏偏要減產提升治污能力?王艾給出的答案是:不能只盯著眼前利益,只有解決好養殖污染,才能把這個行當一直干下去。“這幾年,浦江對養殖場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像過去那樣粗放式養殖肯定不行了。”她說。
省畜牧獸醫局畜牧處調研員任錦芳和王艾持同樣觀點。他說,這波豬肉行情對養殖戶來說是一次大好的機會,他們應該趁著現在手頭有錢,抓緊提升設施。“要是因為設施條件不足,觸碰了環境污染這根高壓線,就可能被關停,得不償失。”
“標準化、設施化甚至自動化改造,能給養殖戶帶來不菲的利潤。”任錦芳說,在歐美發達國家,一頭能繁母豬一年平均能產仔豬二十五六頭,而在國內,目前仍然不到20頭。“通過設施改造,提升科技水平,能讓每頭母豬產更多仔豬,出欄更多健康商品豬,養殖戶自然也能多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