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生豬價格高位運行原因分析及對策
今年以來,我市生豬市場徹底走出近兩年的市場低迷,生豬價格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特別是今年3月份以來,我市生豬市場一改以往節后持續走跌態勢,淡季不降反漲;豬糧比等多項指標持續上漲、高位運行并創下歷史新高。
從全省范圍來看,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保持高位運行的總體態勢,從年初的16.6元/公斤一路攀升至春節期間的18.3元/公斤、同比上升45%,生豬養殖效益再攀高位,一頭育肥豬利潤均已超過600元。而在春節過后的3、4月份,生豬價格與往年傳統銷售淡季價格走低狀態不同,出現了逆勢增長,達到目前的19.37元/公斤、同比上漲了61.01%。從我市情況來看,由于我市生豬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較高,生豬養殖戶目前利潤相當可觀,規模養殖場每頭生豬盈利達800元以上、略高于全省水平。本輪豬價上漲,是前期市場價格長期低迷、養殖戶嚴重虧損后的產能大幅度調整引起的,具有恢復性和補償性特征,是市場機制合理作用的結果。
生豬價格高位反彈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產能降低。母豬存欄量減少,導致產能不足。根據農業部統計監測來看,2015年年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跌至3798萬頭、跌破3800萬頭,能繁母豬已經連續28個月下跌。供需關系仍是影響終端價格的主要因素,在生豬產能降低、市場需求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必然導致生豬價格高位運行。
二是散養戶加快淘汰。畜禽污染治理深入推進,關閉了大部分不合環保要求的養殖場,而此類生豬養殖場以散養戶為主。同時,由于生豬散養戶具有規模化程度低、風險應對能力弱等競爭劣勢,在歷經近兩年的市場低迷之后,大部分生豬散養戶被迫退出市場。
三是政策倒逼影響顯現。隨著《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陸續實施,生豬養殖的環保問題日益得到重視,執法力度不斷加大,各地對禁養區內養殖場進行拆遷,倒逼部分散養戶和規模化程度不高的養殖企業主動退出。
四是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2016年春節前后,南方遭遇了極端嚴寒天氣,部分生豬養殖企業應對能力不足,致使生豬供應能力同時下降。同時,人工成本上漲、屠宰成本增加等成本的提升,相應推高了豬肉市場價格。
以上多種因素疊加,導致生豬產能不足,生豬供應偏緊,價格上漲。預計二季度豬價將以高位運行為主,對于養殖端而言,得益于飼料糧,尤其是玉米價格的回落,養殖成本進一步下降,養殖企業效益仍處較高水平。
針對目前生豬價格不斷走高趨勢,市畜牧獸醫局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引導生豬養殖企業搶抓良好機遇,加大技術支持,逐步恢復生產,適度擴大產能,促進全市生豬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強化市場監測。建立畜牧、物價部門聯動機制,落實生豬價格監測周報制度,進一步強化生豬等主要畜禽市場波動情況監測,密切跟蹤生產和市場變化,加強形勢研判,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引導廣大養殖場戶優化調整生產結構,促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
二是強化技術服務。組織畜牧獸醫技術人員深入養殖場戶和有關企業,指導生豬生產,解決技術難題,加強飼養管理,淘汰落后產能,最大限度降低飼養成本,向質量要效益。一季度,結合全市畜牧獸醫系統開展的“四項安全”十個專項整治行動的要求,在市畜牧獸醫局6個督導檢查組的調度協調下,全市畜牧獸醫系統共出動各類技術人員近1萬人(次),服務養殖場戶5000多個。
三是轉變生產方式。指導有關企業、養殖場戶積極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推行全進全出、程序化防疫等標準化生產和生物墊料養殖模式。大力推廣人工授精配種、仔豬早期斷奶、補鐵、乳頭飲水、程序免疫、配合飼料等先進生產技術,搞好飼料的精確配置和豬群分階段精細飼養、減少飼喂不足和營養過剩造成的浪費,改善生豬品質,提高養殖效益。
四是加強疫病防控。搞好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春季集中強制免疫工作,做到經費到位,疫苗充足,搞好免疫注射,確保應免疫密度始終保持100%,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最大限度地減少養殖場戶損失。目前,對規模化飼養場,全面落實了官方獸醫監管責任制,指導養殖場搞好程序化免疫;對散養戶,全市組織了由防疫技術骨干和村級防疫員8000多人組成的免疫工作隊,實行集中免疫,已全部完成免疫任務。
五是搞好品種改良。積極購進優良種豬,淘汰生產性能差的種豬,優化種豬群,提高生豬市場競爭力。加強生豬精液站和人工授精配種站點建設,積極開展品種改良繁育。指導有關企業從國外引進代表世界上最先進的種豬,建設原種豬場,開展良種繁育,改善我市豬群良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