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8日,首屆(2016)山東水禽產業發展大會在濟南召開。會議主要目的是促進國內水禽行業交流,增強行業凝聚力,拓展水禽產品消費,創新水禽業發展模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會議由山東省畜牧協會、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主辦,山東省畜牧協會禽業分會、山東省畜牧總站、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家禽創新團隊承辦。省畜牧獸醫局馮繼康局長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
從會議獲悉,我省水禽產業經過多年穩定發展,產業成效顯著。一是產業規模大。全省肉鴨現存欄2.4億只,出欄11.4億只,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存出欄量均居全國第一;鴨蛋產量44.7萬噸,居全國第二位;鵝存欄574.2萬只,出欄935.6萬只,鵝蛋產量3.1萬噸。水禽規模飼養比重達90%以上,標準化飼養比重達80%以上。截止2015年底,全省創建了72家省級肉鴨標準化養殖示范場。二是生產水平高。我省創新了肉鴨旱養技術、環保養殖技術、飼料配制與配方技術,機械化、自動化水平顯著提高。三是遺傳資源豐富。地方品種有五龍鵝、微山麻鴨、文登黑鴨、馬踏湖鴨、濟寧百子鵝等;引進的國內外品種有櫻桃谷鴨、楓葉鴨、紹鴨、高郵鴨、朗德鵝、太湖鵝等。四是良繁體系較全。全省曾祖代鴨現存欄200多個單元,祖代鴨場12家,存養1957單元;父母代場154家,存養6.42萬單元,全省建立了完善繁育推廣體系。五是產業布局明顯。全省形成了湖區以蛋鴨為主、內陸以櫻桃谷鴨為主、五龍河流域以豁眼鵝為主的區域化布局。六是產業化發展快。省內日屠宰能力10萬只以上肉鴨加工廠有12家,省內良種供應、投入品生產、產品加工、流通貿易等支撐體系逐步健全;種苗孵化-商品養殖—飼料生產—屠宰加工一體化生產模式不斷推進,鵝鴨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種養結合模式不斷創新。
馮繼康局長在會議講話中指出,我省水禽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為實現產業進一步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礎。在新形勢下,要科學應對產業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水平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打破原有產業平衡體系和運行模式,暢通產業循環鏈、完善價值增值鏈、均衡利益分配鏈、完善政策支持保障,多維度構筑水禽產業生態圈。
馮繼康局長要求,推動全省水禽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要注重多措并舉。一是要以支撐消費需求為導向,控規模、提質量,構筑產品消費生態圈。要注重控制生產規模、穩定產能;學會培育消費市場、引導消費;改善產品品質、提高質量;打造知名品牌、提高效益。同時,在投入品生產、飼養、加工、流通等各環節要嚴格做好安全管控,切實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二是要以經營業態變革為重點,廣合作、謀創新,構筑產業運行生態圈。學會從主要追求產業規模和數量,轉移到追求全產業鏈的價值和效益;要創新生產運營模式,通過政府和行業組織引導、龍頭帶動、養殖戶加盟等方式,不斷將粗放、低效率的水禽飼養模式逐步轉變為現代化、集約化、高效率的生產模式;要創新生產合作模式,突出合作共贏意識。三是要以遵循生態規律為準則,種養和、暢循環,構筑環境維系生態圈。從推進清潔生產、加快農牧循環、提升裝備水平等關鍵環節入手,著力構建一個與現代水禽產業體系相適應、與環境容量相協調,運行高效、運轉平衡的新型農業生態系統。四是要以強化公共服務為保障,重引導、強扶持,構筑產業政策生態圈。特別注重做好規劃引導、政策扶持、示范引領、宏觀調控等重點工作。
本次大會近700余人參加,涉及生產服務企業、政府管理部門、教學科研部門、推廣單位、行業組織、產業技術體系等,是一次產業深度融合的會議。會議特別邀請了國內外水禽產業知名專家、龍頭企業高管、優秀企業家,分別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生產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做出精彩研究報告。會議同期設置了高峰論壇、龍頭對話、技術培訓、行業推介等內容,邀請業界同行齊聚一堂,共議產業轉型,共破發展難題。近十家省級新聞媒體對會議進行全程采訪報道,科學宣傳水禽產業、產品,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傳播行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