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國農大-金新農2016-2020天種豬高效育種技術方案專家論證會”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攜手深圳金新農飼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漢天種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
出席本次會議的有:農業部畜牧司王健副處長、全國畜牧總站王志剛處長、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教授、中國農大動物科技學院院長咼于明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張勤教授、中國農業大學王愛國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王立賢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潘玉春教授、華南農業大學李加琪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公社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喻傳洲教授、華中農業大學雷明剛教授、黑龍江省農科院副院長劉娣教授、重慶畜牧科學院副院長王金勇、江西農業大學肖石軍教授、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助理于潔、金新農董事長陳俊海博士、武漢天種董事長趙祖凱及國內從事動物育種教學、科研和生產的專家、學者、教授等30余人。
會議第一部分由中國農大動物科技學院鄒東云副院長主持,中國農大動物科技學院院長咼于明致歡迎詞。會議圍繞“動物遺傳育種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豬高效育種技術的新方案”展開。農業部領導王健副處長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講話,王副處長講到,在當前生豬產業發展大環境下,現在是國內做種豬育種的最好時機,并且,做育種工作,需要持之以恒,求同存異,提高自身產業競爭力,從而與行業內優秀企業共謀發展。隨后,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教授為本次會議做了專題報告。陳教授從國內核心育種場數量及工作開展進度;國外核心種豬育種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核心育種群建立的指導建議;種豬企業該如何做好育種工作等四個方面介紹了我國種豬產業發展戰略。之后,武漢天種董事長趙祖凱針對天種公司五年戰略規劃向各位領導及專家學者做了匯報。最后,中國農大動物科技學院劉劍鋒教授匯報“武漢天種豬高效育種技術實施方案”。劉劍鋒教授從九個方面詳細解讀了武漢天種種豬選育技術方案(2016-2020):一、常規育種涉及大體重測定的校正系數的解決辦法;二、綜合選擇指數的經濟加權系數的建立;三、遺傳參數的估計及各類性狀的遺傳評估模型的建立;四、介紹As—reml等遺傳評估工具的使用方法;五、關于基因育種,建立剩余采食量、健康度、繁殖力、肉質四類性狀的參考群;六、介紹健康度等閾性狀的改良方案;七、關于顯性效應的估計及其在育種工作中如何實現的措施;八、介紹自主基因芯片的設計思路和方案;九、匯報金新農體系的企業級聯合育種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
會議第二部分,由陳瑤生教授主持,并圍繞“2016-2020年天種豬高效育種技術方案”這一話題,請各位專家學者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針對這一問題,大家分別從國內生豬行情、國內外育種技術、國內生豬育種政策、種豬企業對育種工作的支持力度以及武漢天種公司目前在行業的競爭力等幾個不同的維度進行闡述與分析。
潘玉春教授:天種長白品系群體小,長白對于三品五系的構建起關鍵作用,充分的利用雜交優勢將三品五系在豬群上的性能表現出來。
楊公社教授:國內大型種豬企業大規模投產,通常按照杜長大的模式進行育種,但是杜大大的形式也未嘗不可。金新農總部要將養豬板塊統籌考慮,不僅把飼料板塊做好做大,養豬板塊也需要統一規劃;目前武漢天種核心群1200頭的規模,三個品系,可分為幾個場做,并充分利用地方品種資源進行改良;與其他核心育種場生產性能比較,天種種豬在繁殖力和生長速度上有待提高;天種借助中國農大和華中農大兩大高校做育種,在技術力量上獲得強大支撐。
王愛國教授:全力支持企業與高校聯合育種,從趙祖凱總經理的講述中得知天種45年來并沒有大規模對外引種,都是以風土馴化的方式培育適合本土的種豬,基本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種豬品牌;金新農養豬板塊要統籌思考規劃,收購參股的養豬企業因為品系的不同,育種工作該如何推進,這個問題需要考慮一下。
王金勇:考慮到國內企業育種品種品系的不同,種豬企業應該考慮真正適合中小型規模企業的品種品系是哪一種。金新農企業對于養豬板塊的定位是怎樣的,是做種豬還是商品豬?金新農企業對于育種工作的規劃如何,是否要做到國內最好,如果想做到頂尖,選育3個性狀是遠遠不夠的。
雷明剛教授:天種作為湖北省種豬龍頭企業,希望天種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且在行業內做大做強。關于湖北種豬企業之間如何協調分工,需結合全國生豬改良計劃,借助國家和湖北省的平臺對接,減少企業中在育種工作的不必要開支,在湖北省內建立高質量的公豬站,將優秀的種公豬基因擴大。國內的育種企業做育種很多都是單純的做育種,育種的效益沒有完全在商品場中體現出來,投資回報率較低,在今后的育種工作中,建議更多的考慮如何將育種效益在終端產品多方面體現。
肖石軍教授:主要講一下行業內的三個結合。一是如何將近期的育種目標與長遠規劃相結合,民族品牌的塑造,高產高效,因地制宜,長期堅持育種模型的精髓,根據消費市場不斷的變化將地方品種豬資源相結合;二是如何將育種新技術如何在商品場群體上最大的體現化,黃路生院士團隊長期堅持抗斷奶前仔豬腹瀉等新技術的研究可以在種豬企業運用;三是如何將育種企業的種豬產品與金新農飼料產品結合。
李加琪教授:目前育種企業應該思考①常規育種的基本操作能否執行到位,②核心場主動淘汰力度有多大③包括育種的配種計劃和測定計劃的制定和執行,④企業如何檢查和落實育種工作等問題。同時做GS基因組選育工作時,建議聯合國家其他已完成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可行性對比,再與基因組芯片的銜接從而進一步推進育種工作。關于育種指數,不局限于國家標準需求,按企業的需求設定性狀,保持每個育種性狀的平衡。
喻傳洲教授:金新農收購天種以后的變化有兩點。第一點更加尊重育種專家意見;第二點育種工作有進展。現借助中農和華農的平臺,育種工作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王立賢研究員:第一點,我想闡述的是不管種豬企業還是商品豬都需要做育種,做適度性選育,并把握未來5-10年養豬市場的變化,從而適應市場;第二點關于企業育種的目標,需要想清楚現在育種的基礎是什么,引種種豬育種是否比自己培育種豬育種更高效等問題;第三點關于健康選育,是否需要根據有遺傳缺陷或者有疾病的個體按指數進行選育,可結合肉質和屠宰性能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于潔:中國近幾年豬價的變化,今年豬價的盈利還不能完全彌補過去兩年的虧損。天種為了在種豬育種上提質增效,如何在種豬育種上進行本土化馴養,與中國農大相結合,引領推動自主民族品牌。
劉娣教授:主要提出兩個適應。一方面,企業育種目標國內的生產水平、生產條件(軟件、硬件)和生產體系相適應;另一方面,育種方向需要跟國內消費者的需求相適應,包括肉質、食品安全這一塊兒來考慮。
張勤教授:關于天種整體的育種方案涉及到三點,第一點:需要用到的育種軟件DMU用于企業是需要收費的;第二點:遺傳參數的計算一年兩次太高,建議頻率兩年一次;第三點:關于自主研發芯片,可以使穩定性更好一點,但是成本方面應該是降不下來。但從育種的角度來看,其成本是相對于低的。
陳瑤生教授:針對這次的會議結合了國內育種專家的智慧和意見僅供參考;產業化運用和科研的結合還是存在差異,在后期的工作落實中還需完善。
最后,金新農董事長陳俊海博士對本次研討會進行了總結性講話,陳博士首先對前來參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感謝,同時也非常感謝華中農大專家技術團隊長期以來對武漢天種的大力支持。陳博士表示,近兩年來,行業內上下游資源整合速度加快,育種企業在行業內單打獨斗難度很大,必須聯合上下游形成產業鏈中獨有的優勢,基于目前國內養豬業的發展形勢及武漢天種的特色,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會針對育種研發加大投入力度,并專注外來種豬本土化育種事業。